2025年3月13日,“四川新能源电力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四川铁投环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运维管理部主任臧建建出席会议主论坛,就新型电力系统下四川电网集中式光伏电站“两个细则”进行分享,为行业应对政策变革、提升电站收益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扩大,其特性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冲击,传统电源调节负荷辅助服务重要性凸显,电网调度运营管理难度增加。为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均衡利益、降低成本,相关政策文件应运而生。近年来,新能源发展与电网运行矛盾突出,促使各地电力监管机构密集出台“两个细则”相关文件。
臧建建系统梳理了四川"两个细则"的演变历程:2017年首次实施,初步建立基本框架;2020年修订,加大对新能源厂站考核力度,引入市场化交易机制;2021-2022年考核标准持续优化,至2024年3月新版细则正式实施,标志着四川电网进入"风光水火储协同竞争"新阶段。新规依托国家能源局60号、61号文件及华中区域细则,新增涉网安全、专商运管理、爬坡能力等考核维度,考核返还机制与补偿标准发生结构性调整。
新版细则对光伏电站运营产生显著影响,考核成本控制已成为电站收益管理的关键。作为川内考核排名领先的企业,臧建建分享了铁投环联能源的核心管理经验。
一是深入解析规则,组建专项工作组,联合行业专家开展细则研读,精准预判考核风险点。在2024版细则征求意见阶段即启动适应性改造,提前布局功率预测系统升级、无功补偿设备更新等技术准备。
二是形成奖励机制,自2017年起建立专项奖励制度,将考核返还收益与一线员工绩效直接挂钩,激发团队主观能动性。其运营的白乌电站在考核新政实施前长期保持川内考核返还收益前三。
三是动态优化机制,构建"日分析、月总结"管理体系,横向对标周边电站考核数据,与友商加强互动,共同减少考核。
基于对2024年首批考核数据的分析,臧建建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重视上云考核与数据上报。
二是加强设备运维,关注设备健康,升级关键设备,与厂家沟通改进功率预测系统算法。
三是挖掘储能价,配储电站可通过调峰补偿、AGC等辅助服务增收,注重储能对破解一次调频满发瓶颈、争取考核返还的关键作用,建议通过提升调节能力获取补偿。
最后,需构建"管理制度优化+设备技改+储能协同"的立体化应对体系,以降低考核成本,提升电站收益。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