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技术 > 正文

23.4%!西湖大学王睿团队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来源:西湖大学发布时间:2025-02-07 09:45:50

近日,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成功让钙钛矿与铜铟镓硒这两种不同口味的“蛋糕”叠在一起,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3.4%。

更难得的是,这是一种柔性轻薄的叠层太阳电池,其厚度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有望在未来应用到建筑、汽车、飞行器、柔性可穿戴设备等不规则表面。

柔性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

北京时间2025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相关研究论文以“Divalent cation replacement strategy stabilizes wide-bandgap perovskite for Cu(In,Ga)Se2 tandem solar cells”为题发表于Nature Photonics。

卤化物钙钛矿,毫无疑问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

得益于材料本身优异的光电性能和易于制备等特点,单结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2009年报道的3.8%迅速提升到目前约27%的纪录效率,和目前最高效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效率相当,两者效率都已接近瓶颈。

如果把两种不同的太阳电池上下叠在一起,效率会不会更高呢?

具体怎么搭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搭配”:把晶硅太阳电池和钙钛矿叠起来,把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和钙钛矿叠起来,或者单纯把钙钛矿和钙钛矿叠起来……这样做,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太阳电池对光能的转换效率,理论极限效率可达40%;也能结合不同材料的特性,与钙钛矿取长补短。

王睿在自己读博的那几年,就试过想把钙钛矿和铜铟镓硒太阳电池叠起来。铜铟镓硒,Cu(In,Ga)Se2,简称CIGS,是由铜(Cu)、铟(In)、镓(Ga)、硒(Se)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作为重要的薄膜太阳电池,它的吸光层薄、稳定性好、抗辐射性强,并且具备产业化基础。

然而,相比钙钛矿+钙钛矿、钙钛矿+硅这两种“爆款”组合,钙钛矿+铜铟镓硒的搭配在过去几年是个绝对的“冷门”研究领域。“目前,这类电池缺乏具有引领性的研究成果,但当下冷门不代表没有研究价值、没有前景。”王睿说,“相反,我一直认为钙钛矿+柔性铜铟镓硒的组合是非常有潜力和未来的,因为它在稳定性和转换效率方面具有先天的显著优势。”

制备叠层太阳电池,如同在微观世界里做蛋糕,是个手艺活。这块“蛋糕”不仅有15层之多,而且对每一层的厚度、均匀性都有严格要求——每一层最好不要有孔洞,不同层的制备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仪器设备,并对参数进行严格优化和控制。

总之,光是把这一层层“蛋糕”依次完好地叠起来,就已经足够复杂了。况且,光叠在一起还不够。在两端叠层太阳电池中,上下层的电流大小要能匹配起来。

也就是说,王睿团队要做的不仅仅是“1+1=2”的机械堆叠,更是要让两种太阳电池在叠起来之后“融为一体”,真正地合二为一,实现“1+1>2”的效果。

研发之初,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文献报道非常少,这块难做的蛋糕没有多少“食谱”可以参考。第一个半年,实验没有实质性进展,组会讨论时,大家都认为问题出在铜铟镓硒基底上。

“之前的一些文献里经常有提到,制备两端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一大挑战在于铜铟镓硒粗糙的表面使得制备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是困难的。”于是,前期他们把焦点放在了优化铜铟镓硒基底上。

在尝试了无数种优化方式后,铜铟镓硒基底上的钙钛矿薄膜依然充满孔洞,无法形成致密的光吸收层,达不到预期效果。

关注点,从铜铟镓硒切换到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本身。

田柳文和王睿商量后决定,跳出之前一直使用同一种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的思维定势,在铜铟镓硒基底上多试试其它不同的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

紧接着,他们用同样的工艺制备了完整的叠层太阳电池器件进行测试。果然,第一块叠层太阳电池就测出了不同于往常的具有高开路电压的电流-电压 (J-V) 曲线。

田柳文

接下来的推进就变得顺利许多。王睿团队通过优化钙钛矿层以及其它层的制备工艺,在两端柔性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技术上实现了快速突破,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攀升。

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叠层太阳电池的课题小组,还解决了宽带隙钙钛矿的一个痛点。卤化物钙钛矿,是一种不太稳定的软的离子晶体,里头的卤素离子不太安分,容易“乱跑”,也叫“离子迁移”。这个“不安分”的问题在做单结电池时也会遇到,但在制作叠层电池时显得更令人头疼。

研究人员考虑,如果引入多价的阳离子,把原本晶体中的一部分一价阳离子替换掉,是不是可以增强静电相互作用,“抓住”那些爱“乱跑”的卤素阴离子呢?都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换进去的阳离子个头自然不能太大。在所有二价有机阳离子中,他们锁定了其中个头最小的那一个——亚甲基二铵阳离子(MDA2+),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原位换进去的二价有机阳离子。

研究人员通过理论计算比较了四种有机小阳离子与钙钛矿无机亚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事实证明,这真是一步妙棋。

引入MDA2+,就像在钙钛矿结构中加入了一个“双倍磁铁”,让那些不安分的卤素离子牢牢地待在晶格中,显著抑制了离子迁移和光致相偏析现象,实现了对钙钛矿“情绪”的有效管理,为提升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稳定性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23.4%!西湖大学王睿团队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3.4%!西湖大学王睿团队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成功让钙钛矿与铜铟镓硒这两种不同口味的“蛋糕”叠在一起,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3.4%。

叠层太阳电池钙钛矿
2025-02-07
效率23.1%,NREL科学家构建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

效率23.1%,NREL科学家构建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

从Joule杂志了解到,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称是迄今为止所有非III-V技术中效率最高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该结构基于一种称为ApexFlex的新型宽带隙钙钛矿复合层

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太阳电池能源
2020-10-12
最新Joule: 16.27%@20.33 cm2! 湿度10%-70%的环境空气中大面积、高性能OPV器件的可重复制备!

最新Joule: 16.27%@20.33 cm2! 湿度10%-70%的环境空气中大面积、高性能OPV器件的可重复制备!

为了制备高效率、大面积的有机光致发光器件(OPV),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Hae Jung Son等人开发了香芹酮(CV)介电添加剂,CV与L8-BO形成复合物,在D18:N3:L8-BO共混体系中,CV促进了受体晶体的形成和激子的解离。此外,CV 的加入在刮刀涂覆过程中诱导了强烈的向内马兰戈尼流,使得大面积均匀形貌的形成不受电子传输层表面能的影响。

钙钛矿
2025-04-25
Angew:用于 FACsPbI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高效高极性界面材料的精细设计(效率达 26.47%)

Angew:用于 FACsPbI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高效高极性界面材料的精细设计(效率达 26.47%)

设计具有上层薄膜结晶控制、界面缺陷钝化和界面能级调控多功能的新型界面材料,对开发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至关重要。鉴于此,陕西师范大学刘治科、何学侠&太原理工大学郭鹍鹏团队在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文,题为“Meticulous Design of High-Polarity Interface Material for FACsPbI3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y of 26.

钙钛矿
2025-04-25
NREL朱凯Science:基于C60离子盐电子传输层的高性能反式钙钛矿太阳能模组

NREL朱凯Science:基于C60离子盐电子传输层的高性能反式钙钛矿太阳能模组

尽管C60通常作为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电子传输层,但其分子特性导致界面结合力较弱,引发非理想的界面电子与机械性能退化。鉴于此,NREL朱凯课题组在期刊《Science》上发文“C60-based ionic salt electron shuttle for high-performance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以C60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离子盐——4-(1',5′-二氢-1'-甲基-2'H-[5,6]富勒烯-C60-Ih-[1

钙钛矿
2025-04-23
助力打造钙钛矿产业新高地!8个钙钛矿产学研用项目签约扬州!

助力打造钙钛矿产业新高地!8个钙钛矿产学研用项目签约扬州!

4月17日下午,扬州经开区钙钛矿产业专题招商会举行,汇聚了“政、产、学、研、用”各界众多嘉宾,搭建深度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共同为钙钛矿产业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会上,“钙钛矿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和8个钙钛矿项目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钙钛矿
2025-04-21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23.4%!西湖大学王睿团队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