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扩产
“后起之秀”引人侧目
在1-6月新签约的项目中,项目规模超过10GW、投资金额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并不鲜见。
索比光伏统计发现,总投资额在百亿以上的项目共计14个,涉及企业包括润达、旭阳、丽豪、仕净、其亚、英发、矅灵、阿特斯、新霖飞、景能、贵州长通、英鹏等。
例如,4月初,英发控股与包头市政府签约,投建40GW单晶拉棒、20GW切片、20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总投资达到惊人的320亿元。
无独有偶,作为多晶硅新“玩家”的青海丽豪,也计划在包头投资250亿元建设高纯晶硅和工业硅项目。
爱旭股份3月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投资建设2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产能,预计总投资额为100亿元。
江西上饶的两大超百亿级光伏项目也引发关注,分别是捷泰科技投资108亿的年产24GW超高效新型太阳能电池项目,和连城数控投资100亿的年产20万吨光伏焊带项目。
阿特斯、爱旭股份两大巨头均投入巨资扩建光伏组件产能。
上半年签约项目的另一大特点则在于光伏巨头与跨界企业的共同发力。
3月19日,贵州长通集团智造有限公司签约贵州长顺县,拟建设1.2GW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集中式光伏、风电电站项目、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该项目投资金额高达115.1亿元。
此外,仕净科技与晶科能源联合投资100亿打造20GW硅片电池项目。其亚集团则计划两年内投资100亿在四川成都落地20GW光伏切片和组装业务。
从企业来看,爱旭股份、钧达股份、英利这些企业均以光伏制造为主业。仕净科技、其亚集团、沐邦高科、滨海能源、国晟能源则是典型的跨界企业。
在当前的产业背景下,跨界企业发力光伏制造端,签订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的项目,足见投资新能源的决心之大,着实令人侧目。
值得关注的是,在70个电池、组件扩产项目中,除个别为钙钛矿项目和BC外,基本全是n型产能,包括TOPCon和 HJT在内。
在一体化趋势下,晶科能源“n型先进产能突破100GW”;天合光能则计划在淮安建设HJT中试线,并要在2024年将TOPCon产品销售占比超过80%;阿特斯、爱旭均在加码TOPCon 新产能。
76个项目开工
“一体化”仍处高光
2024年上半年,共有开工项目76个,环评、备案项目28个,涉及硅片、电池、组件、石英砂、胶膜、边框等多个环节。可见即便是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各投资企业对光伏行业的信心依然高涨,多个项目稳步推进之中。
光伏企业一体化布局愈加深化。
1月,总投资100亿元的天合光能扬州垂直一体化高效光伏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GW大尺寸硅片、10GW TOPCon太阳能电池片和10GW高效组件的生产能力。
跨界光伏的棒杰新能源二期项目与天合光能垂直一体化项目在同一天开工。棒杰项目总投资105亿元,一期于2023年3月10日土建进场、9月26日正式投产。今年1月开工的项目为棒杰二期10GW组件项目和扬州基地研发中心。
2月,阿特斯开工的8GW硅片、电池项目,计划于今年10月建成投产。
3月27日,旭阳集团包头园区晶硅光伏一体化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254亿,覆盖15万吨工业硅、12万吨多晶硅、40GW太阳能光伏硅片、10GW电池、5GW组件。
曜灵新能源、棒杰股份、爱旭股份、阿特斯、大恒能源项目均为一体化产能项目。
随着光伏全产业链的深度布局,一体化企业将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并能更好协调分配产业链各环节利润,提升整体竞争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垂直一体化布局除了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还会在面对光伏技术的快速迭代时难以快速做出反应,产能过剩、技术迭代等风险会愈发加重。
此外,背板、胶膜、边框、石英砂、逆变器等环节均有项目开工建设。
54个项目投产
异质结成热门
2024年上半年,光伏制造业54个项目宣布投产,投产总额超1200亿元。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产能达150GW。
具体来看,硅料环节,2024上半年,通威、合盛硅业稳步推进产能落地,投产规模分别为10万吨、20万吨。
硅片、切片等环节,双良晶硅新材料、鸿新新能源、高测股份、云南宇泽新能源等多家企业宣布投产、试产,总规模达84GW。
此外,正泰新能在泰国基地5GW切片项目首刀硅片成功下线。
电池片、组件环节,25家企业宣布投产,总规模达71GW。
从电池技术路线来看,异质结以更高的效率天花板、更低的成本,成为众多企业瞄准的方向。华晟新能源、光势能、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爱康科技等多家企业投产异质结电池。其中,中央研究院孵化的国电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产的5GW高效异质结电池与组件项目在温州龙港市正式投产,爱康科技赣州4.6GW HJT项目第一条产线开启试生产。
沐邦高科在广西梧州10GW N型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实现首片下线,由此外,华晟新能源、光势能、长信新能源投产规模均在3.2GW及以上。
TOPCon组件占到41%左右。从规模上看,赛拉弗在安徽六安的8GWTOPCon组件,云南文山州1GW组件投产。隆基绿能美国俄亥俄州5GW光伏组件。此外,泉为科技在山东枣庄、安徽宿州市分别投建的3GW光伏组件也陆续投产。
此外,亦有21个光伏辅材项目投产。多个光伏玻璃项目特别是信义光伏、旗滨集团等头部企业开启扩产行动,光伏玻璃内卷的行情仍将加剧。
索比光伏网 https://news.solarbe.com/202407/13/380243.html
本站标注"来源:碳索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作品,均属www.solarbe.com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的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转载、复制、传播等方式使用。
经授权使用者,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在显著位置标注来源,不得修改内容。违规者将依据《著作权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保留进一步追偿权利。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中国分布式光伏装机量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6月,全国屋顶光伏累计装机突破200GW,其中光伏发电阳光棚作为"光伏+"模式的典型应用,正以年均30%的增速进入千家万户。然而,随着光伏棚在城乡屋顶的普及,关于"电磁辐射致癌""光污染伤眼"等争议也甚嚣尘上。小编将从电磁安全、结构安全、环境健康三个维度,结合权威机构检测数据与典型案例,揭示光伏阳光棚的真实“安全边界”。
索比光伏网获悉,森特股份(603098)7月4日发布公告,披露关于收购隆基绿能光伏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最新进展。根据公告,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决定以现金6849万元收购标的公司全部股权,并于同年4月25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标的公司自2022年4月起纳入森特股份合并报表范围。
1年亏光7年利润、资产负债率飙升50个百分点后,曾经的“追光者”麦迪科技逃离光伏,重获新生。1年亏光7年利润麦迪科技(SH:603990)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亏损以后,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根据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在政策调整、技术迭代与市场重构的交织中,呈现出“短期阵痛与长期转型机遇并存”的复杂格局,行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点。生产端,落后产能加速出清,2024年
6月24日,TCL光伏科技与巴基斯坦领先的太阳能企业Integra公司(Integra Solar Pakistan)正式签署战略分销协议。根据协议,Integra Solar Pakistan将作为TCL光伏科技在巴基斯坦的官方授权经销商,首年分销目标设定为100兆瓦(MW)光伏系统产品。双方旨在通过深度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开拓巴基斯坦光伏市场蓝海,加速当地能源转型进程。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光伏行业都处于过度竞争,产能过剩、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频发,为破解发展困局,行业政策重心渐转向引导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经历430、531 两波抢装潮后,我们要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以市场化视角重新审视分布式光伏市场调整,破解行业发展瓶颈。”天合富家电力公司负责人姜宏强指出行业发展的关键命题。
2025年,储能行业进入巨变期。一方面,国内政策退坡、海外壁垒加剧,低价竞争仍在持续;另一方面,多场景需求加快释放,技术持续升级,行业仍处于快速演进中。7月1日,在杭州召开的2025第四届高工储能产业峰会上,天合储能副总裁冯玟生以《光储融合 场景驱动 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精准创新实践》为题发表演讲,深入阐述面向新能源发展新时代,天合储能系统性破局路径。
7月2日,亚洲可持续能源年度盛会——2025泰国曼谷可再生能源展在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领先的全栈式新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东方日升携昇企、昇能光储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亮相,为东南亚能源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近日,曲靖市投资促进局发布一则2025年项目推介信息——曲靖市沾益区高效钙钛矿薄膜太阳电池中试线项目。总投资1.5亿,主要规划建设100MW钙钛矿叠层电池中试线3条,预计年研发钙钛矿电池规模为20万片的能力,配套建设组件研发中心、电池研发中心、研发大楼、组件研发车间、硅烷站、特气站、化学品供应站、废水处理站、固废库等生产及公辅用房。
7月1日,华润电力发布2025年第2批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公告,项目招标人为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光伏行业都处于过度竞争,产能过剩、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频发,为破解发展困局,行业政策重心渐转向引导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经历430、531 两波抢装潮后,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