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近日,人民网《对话企业家》栏目推出“百家企业谈信心”特别策划,对话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负责人,传递市场声音、提振发展信心、激励使命担当。
人民网:前不久,中国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您认为到此次会议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刘汉元:总体感觉到,中央对经济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对民营经济“两个毫不动摇”再一次肯定。
从新中国几十年发展的经验来看,越是让大家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越是让大家放开手脚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创新、去发展、去投资,往往就越能够保持比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投资机会、盈利机会也会彼此互相创造。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我们感觉到了这种信号、信心,感觉到这种环境在升温、变暖。
人民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您有何新感受?它将如何影响民营企业下一步的发展?
刘汉元:我感觉到中央支持民营经济的总体温度更高了一些,信号更明确了一些,大家的认识和共识程度也更高了一些。随着信号的明确,寻找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投资点的时机,又展现在大家面前。
我想2023年应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之年,一个新的开始。要强化自己的信心,增加自己的体感和温度,放手去发展。
人民网:当前国内能源行业面临哪些新机遇,您的企业将有何新动作、新布局?
刘汉元:国内能源的转型到了可以加快的时候了。这既是我们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也是我们实现减碳低碳、可持续发展,支撑中国社会经济长期良性发展的内在需要。
能源产业的新旧交替将带来新就业、新投资和新动能。加快这一进程,可以拉动国内产业的投资强度,而这些投资强度对于未来能源转型是长期有效的。在当前来说,对于恢复经济、稳增长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实际上,2023年通威投资的强度力度是非常大的,例如在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等环节,我们均有多个新项目在共同推进。
人民网:面对风急浪高的国际环境,中国企业面临的全球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企业如何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刘汉元: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在扎实干好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是一家企业、一个行业生存发展、保持活力的重要基石。
中国光伏产业是一个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从出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来自全球的激烈竞争。在通威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一直坚持创新引领,聚势聚焦。以多晶硅为例,从最初投产仅1000吨产能,到目前已达到23万吨产能,各项技术指标全球领先、生产成本全球领先、综合能耗水平全球领先、产能规模全球第一。
对企业而言,任何时候发展都是第一要务。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眼下的成绩,随时要想到怎样再活10年、30年、40年,提高自己竞争力和未来应对“冬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