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能源互联网/电改 > 正文

章建华:坚持先立后破 持之以恒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学习时报发布时间:2022-06-06 07:51:50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阐述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等有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安排部署关于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等新思路新举措,强调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能源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国家能源局党组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传达学习、深入研究落实,并通过制定印发年度党组工作要点、年度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等形式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决策部署细化分解落地,全力以赴抓好贯彻执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坚定不移加强党对能源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首先是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瞻远瞩作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功应对了来自经济社会领域和自然界的重大风险挑战,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全面小康,引领14亿多中国人民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饮水思源、鉴往知来,从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中,我们深刻感到,要把亿万人民的信心意志凝聚在一起、团结一致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前进,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党的号令指引前进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加强党对能源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始终牢记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工作,主动服务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能源工作的方方面面,确保党的号令指挥到哪里、能源就服务保障到哪里。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用心用情奉献更加美好的用能服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等等。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百年来的一切奋斗牺牲和创新创造,归根结底都是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发展思想,在党领导能源发展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一以贯之,无论是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还是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著称的煤炭行业优良作风,还是“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电力行业光荣传统,其精神源头无不指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能源民生工程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历史性解决,光伏扶贫工程惠及415万贫困户,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超过70%,油品质量标准世界领先,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地震、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有力保障了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出发点和落脚点至关重要,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永远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扎实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农网巩固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提升、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等民生工程,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群众有什么问题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用心用情为人民奉献更加美好的用能服务,努力为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能源保障。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以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改善民生等艰巨任务,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2020年,我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们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1年,我国继续保持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国内经济复苏和出口订单增长远超预期,对能源消费的需求随之水涨船高。据统计,2021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2.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2%。其中,电力消费量同比增长10.3%,用电量达到8.3万亿千瓦时;年度用电增量约为“十三五”时期五年增量的一半。经济发展能源先行,保能源安全就是保生产力、就是保改革发展,经济发展形势越好,对能源的需求就越旺盛,保供的责任压力就越大,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安全方面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闪失,必须全力以赴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永远牢记我们的工作责任首先是对能源安全负责,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牢牢立足基本国情和能源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和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扎实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持续加强安全运行预测预警,安全稳妥推进煤改电等改造工作,坚决杜绝拉闸限电等问题发生,决不因能源供应不及时不到位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先立后破、通篇谋划,持之以恒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双碳”任务部署以来,能源行业闻令而动、迅速行动,全力加强工作计划和组织落实,以制定实施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牵引,以编制“十四五”时期行业规划为契机,瞄准绿色低碳发展这一主攻方向,加快推动能源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效。2021年,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下降0.9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进一步提高至25.5%、上升1.2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水电、核电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战略工程相继建成投运,全行业落实双碳目标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同时也要看到,有的地方对“双碳”目标的认识还有偏差,出现了“一刀切”、 运动式“降碳”、“碳冲锋”等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大考,必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切实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要自觉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把保障能源安全和推进转型变革统筹兼顾起来,紧紧抓住调整能源结构这个“牛鼻子”,用好“十四五”关键期窗口期,扎实推进煤炭有序减量替代,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抓好煤电“三改联动”、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推广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持续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确保如期完成双碳目标任务。

坚持创新驱动、自立自强,凝心聚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发生重大调整,以往以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动能日趋衰弱,需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内视自顾倾向明显,国际经济往来受限,以“缺芯”“缺柜”等为代表的新矛盾新问题冲击着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态势。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动力,能源行业不仅要素规模体量庞大而且科技含量高度密集,国家间的能源科技竞争与合作一直非常活跃,尤其是随着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能否在科技变革大潮中站稳脚跟、抢占先机,对行业长远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推动科技创新既是补短板强弱项、提高自主安全保障能力的战略举措,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发展转型变革的必然选择,谁占领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事实也一再证明,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大国重器必须也只能由自己来掌握。

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发展潮流。要始终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落实“揭榜挂帅”“赛马争先”等制度,依托国内大市场和人才资源,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装备瓶颈,大力推动首台(套)技术装备示范和推广应用,持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争催生一批前沿性、颠覆性创新成果,切实把能源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科技自立自强上。

 

(作者章建华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章建华:坚持先立后破 持之以恒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天津南开:推动绿色低碳“卡脖子”技术创新攻关,助推“双碳”产业迭代升级

天津南开:推动绿色低碳“卡脖子”技术创新攻关,助推“双碳”产业迭代升级

聚焦天开园建设创新优势,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落子南开,全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和科创服务生态圈,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天开高教科创园带动效应显著,全区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市前列,获批建设国家级创新驱动示范区。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在绿色低碳创新领域领军作用凸显,聚焦新碳基物质催化合成、高端化学品与膜材料绿色制造、碳基资源绿色转化与利用、高性能新能源材料、综合交叉与智能创制平台等五大研究方向,设立一批跨单位、牵动性强、

双碳绿色低碳
2024-08-26
0.1元/W!浙江慈溪市发布2024年分布式补助细则

0.1元/W!浙江慈溪市发布2024年分布式补助细则

8月5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2024年慈溪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对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并于2024年投入发电运行、装机容量0.1MW以上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根据确认的装机容量给予项目投资方不高于0.1元/瓦的一次性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分布式光伏项目碳足迹双碳
2024-08-06
周孝信院士: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探讨,“先立后破”的初步情景分析

周孝信院士: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探讨,“先立后破”的初步情景分析

在6月12日举行的第十七届全球光伏前沿技术大会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发表了关于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双碳目标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系统SNEC2024
2024-06-13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中共国家能源局党组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工作高度重视,就推动能源发展作出一系

新型能源体系双碳光伏扶贫工程
2024-06-01
人民日报:“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有序推进

人民日报:“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有序推进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利用农村零散闲置非耕地建设“驭风行动”项目,有助于实现“电从身边来”,如果与分布式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就能够在农村地区建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模式,调整农村能源结构。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
2025-01-08
驱动能源变革新征程 光伏组件价格指数发布

驱动能源变革新征程 光伏组件价格指数发布

当前,能源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可再生能源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力量。其中,光伏产业凭借其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特性,在全球能源版图中占据着愈发关键的地位,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可再生能源光伏组件
2025-01-06
NASA:中国“太阳能长城”建设进展迅速

NASA:中国“太阳能长城”建设进展迅速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一系列航拍图像,展示了中国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中的一项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太阳能长城。该光伏发电项目群预计到2030年装机量将达到100GW,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之一。

太阳能长城可再生能源
2025-01-06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会见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部长米尔扎马赫穆多夫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会见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部长米尔扎马赫穆多夫

12月26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京会见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部长米尔扎马赫穆多夫,双方就核能、油气、电力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国家能源局王宏志可再生能源
2024-12-30
气势磅礴碧千里!甘肃加快建设"风光"强省 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5490万千瓦

气势磅礴碧千里!甘肃加快建设"风光"强省 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5490万千瓦

据了解,阿克塞县汇东新能源项目是国内首批“光热+光伏”试点项目,由中国能建华东电力设计院自主开发,总装机容量750兆瓦,包括110兆瓦光热发电和6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达1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5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7万吨。

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大型风光电基地
2024-02-06
专家畅谈大基地:四季度集中并网,全年占比仍在一半左右

专家畅谈大基地:四季度集中并网,全年占比仍在一半左右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8.24GW,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再创历史新高。但在多位行业专家看来,四季度依然会有一波抢装潮,预计全年新增装机不低于85GW。同时,受集中抢装影响,地面电站占比将有所回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钟财富表示,由于大基地往往集中在四季度并网,预计全年集中式/分布式比重仍是各占一半左右,未来集中式可能稍多一些。

光伏发电大型风光电基地光伏项目
2022-12-01
山西:重点推动风光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十四五”期间新增光伏37GW!

山西:重点推动风光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十四五”期间新增光伏37GW!

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83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3000万千瓦左右、光伏5000万千瓦左右、水电(含抽蓄)224万千瓦以上、生物质能发电1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装机达到600万千瓦左右,地热能供暖面积2000万平米左右。实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的目标。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60%以上。

十四五能源规划2022光伏政策大型风光电基地可再生能源
2022-06-06
抓紧推动!大风电光伏基地入选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

抓紧推动!大风电光伏基地入选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

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推动能源领域基本具备条件今年可开工的重大项目尽快实施。积极稳妥推进金沙江龙盘等水电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和设计优化工作。加快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近期抓紧启动第二批项目,统筹安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项目用地用林用草用水,按程序核准和开工建设基地项目、煤电项目和特高压输电通道。

2022光伏政策大型风光电基地新能源能源项目
2022-06-01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章建华:坚持先立后破 持之以恒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