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SNEC展上,多位专家预测今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会缩减20%至40%。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会议期间也表示,这会给中小型光伏企业带来冲击。据资料显示,上半年已有约35%的中小型企业生产停滞。光伏行业前景无限,但对还没有将蛋糕做大的组件厂商如何在产业的低潮期实现突围,成为了位于行业中段的企业要思考的问题。会议期间,江苏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纲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优质产能依然稀缺
中国能源报:国内光伏发展数十年,行业格局已较为固化,您觉得这个阶段行业特点是什么?赛拉弗自身如何定位?
李纲:光伏行业竞争一直非常激烈,但我们认为竞争是好事。正是众多企业的加入,持续地投入研发,光伏行业发展才会这么快。最近一两年时间,光伏行业“百家争鸣”。若往前回想,15年之前所有组件长相相同,有公司参加展会时甚至不展示组件。近两年光景大不相同,不断有新技术出现——双面、叠瓦、HIT……这说明光伏行业在进入新一期的发展。
国内光伏产品质量在逐渐提高,不再是重复生产。之前组件制造技术含量低,以至于很多企业涌入,造成这个行业前期发展的无序,以致整个金融业“封杀”光伏产品制造行业,但现在行业发展越来越趋于理性。现阶段,我们要想怎么把产品做得更好,不仅在数量方面,而是从质量上提升,这才是一个行业在全球领先的标志。
前一段时间,业内一直在讨论产能过剩的问题。如果说产能过剩,我觉得是劣质产能过剩,优质产能还很稀缺。提高光伏组件效率,加强质量管控,提高产品追溯性,都是评价一个制造企业产能优质或劣质的标准。中小企业如果想“幸存”下来,“一味求大”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赛拉弗不会选择打价格战扩大产能的方式。我们更希望用技术赢得客户的“芳心”。
定制化产品需求旺盛
中国能源报:光伏已经进入平价上网的冲刺阶段,赛拉弗仍坚守成本较高的叠瓦技术,请您谈一下发展前景。
李纲:自入行以来,赛拉弗便“另辟蹊径”研究叠瓦技术。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甘肃银川的户外测试实测证明,赛拉弗日食组件化雪更快,为普通组件的5倍,日食单晶的发电量比常规组件多10%左右,日食多晶比常规多16-19%。
赛拉弗还参与了国内两个优质项目。一个项目是河南济源一新移民村的5MW地面项目。该项目全部使用赛拉弗多晶300W日食组件。由于新建水库整体移民的关系,才有了这个扶贫项目。目前数据表示该项目发电量可观,足以证明在地面电站上应用日食组建是绝对可行的。
第二个项目在常州地区,是赛拉弗自己的商业分布式1.5MW项目,并网已有半年时间,实际使用效果优于预估,实际发电量超出模拟发电量约10%。
经过国内两个项目的检验,我们总结出相较于其他组件类型,日食组件的两点优势:
第一,在实际工作中,日食组件的发热量较少,温度较低;第二,同半片组件类似,电池是一部分一部分的工作,并不会出现像传统组件一样,遮住部分电池片,整个组件无法发电的情况。
中国能源报:对于叠瓦技术,光伏应用端还比较陌生,未来赛拉弗将怎样布局?
李纲:赛拉弗从2011年进入光伏行业以来,一直把市场目标锁定在高质量的海外市场上,包括日本、美国、欧洲等地区。2107年赛拉弗国内外销售量占比各50%。纵观2017年全球装机量,国内装机量占比也在50%左右,可以说,赛拉弗的销售策略比较准确。截至目前,赛拉弗全球产能达到3GW,累计出货量超过4GW。
现阶段,由于叠瓦技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相较于常规组件,叠瓦组件的价格较高。叠瓦组件销售的现状是为某一项目量产定制化产品,因此很难从成本上做文章,降本是叠瓦技术目前面临的难题。若能降低硅片厚度,便可大大降低叠瓦组件的成本。举一个例子,如果我要定做一个100μm的电池,现今市场上没有人可以满足我的要求,因为没有100μm的硅片。所以,我们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开发、制造叠瓦组件的项目上来。这样的话,我相信叠瓦组件成本高、价格高的问题会很快迎刃而解,还可以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
作为行业内第一家并且一直致力于叠瓦技术发展的企业,现在业内在用的很多产品规格都是赛拉弗自己定制、研发的,比如产品的玻璃尺寸。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申请专利、封锁技术,我的回答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只靠一家企业来做实在“曲高和寡”,成功率还不能保证,并且赛拉弗作为一个中型企业主导这件事实在能力有限,困难重重。
同时,赛拉弗在全球的布局也正在加快。作为在美建有制造工厂的企业,在目前国外市场环境下,业内很关注我们如何继续走下去。得益于赛拉弗一直锁定海外市场,对海外市场布局也相对较早,赛拉弗还可以保证除美以外的其他海外销售渠道。
当时,选择在美建厂也是机缘巧合。美国制造成本高,在运营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法律等的各种问题,因此以赛拉弗的亲身经历来看,在美设厂并没有想象的美好。企业没有做足充分准备前,我们并不建议国内企业为了应付某种政策环境,匆忙选择美国制造。在美建厂之后,我们反而转战日本和非洲寻找合作伙伴。目前,日本已有150MW的产能,预计南非工厂在下个月也将有200MW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