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专家看来,推进清洁供暖除了缓解冬季雾霾和改善民生的目的,还担负着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低碳发展的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表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零碳电力已达总电力消费量的30%,这一比例将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继续增加。因此,电供暖应继续加大。”
《规划》明确的五大类清洁取暖热源分别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工业余热和清洁煤。电力的优势在于可以连接多种可再生能源和传统热源,并孵化出多能互补方式,由此成为未来极具潜力的方向。从产业层面,多能互补模式不仅会推动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变,也会推动未来供暖方式向低碳、智能、多样、个性转变,由此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发展新动能。
据徐伟介绍,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带动了社会资本、地方投资的进入。据不完全统计,约有6000亿资金进入。资本激励下,各类技术得到迅速涌入、产业规模迅速提升:2017年燃气壁挂炉缺货20%;2018年空气源热风机销量可达10万台;2020年中深层地热规模将增加近10倍,蓄热式电暖气销量或达到百万台;过去一个月,规模上亿的招标公告不下3个;过去一年,空气源热风机从几家发展到几十家……
蛋糕变大的趋势下,新业态也在孕育,行业融合正在发生。供暖行业的洗牌和重组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未来需要探索产业上下游,从技术到应用等如何相融相交,再到大数据、互联网、相关公共产业如何提升供热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降低清洁取暖成本。
标准正在确立。随着新建建筑能效进一步提升,传统集中供热的优势将慢慢减少,哪种新型供暖方式更为清洁高效?这就需要制定清洁取暖技术评价标准,并客观科学评价清洁取暖方式。同时,清洁供暖涉及气象条件、建筑物、居民习惯、热源方式、末端方式、系统配置、负荷调节、运维管理等多个方面,数据支撑必不可少。据黄俊鹏介绍,联盟正在建设区域清洁供热远程监测平台,用实际数据对该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未来不仅为企业融资提供数据参考,还有助于政府科学决策、拓展热利用市场、提升应用水平,助推科技成果市场化。
监管也面临新挑战。过去供暖基本上是市政部门的事,归口城建部门管理,属于保障性的市政行业,如今清洁供暖已经上升到中央层面,从住建部、发改委到财政部都在支持和协调;过去各个地方的供暖办主要是保煤炭、保温暖,现在要管天然气,管电网,还要管成本。同时,面对多能互补供暖的发展,过去太阳能、风能、水电、清洁煤、天然气等分属不同政府部门和机构管理的局面,如何很好协调各方面利益配置资源,也是一大考验。但无论如何,管理体制和机制也要往前走一步,才能避免成为发展的障碍。
放眼全国,清洁供暖范围已从京津冀、通道城市扩展到汾渭平原、东北、西北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亦可期。展望未来,清洁供暖不会是短期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并壮大成为朝阳产业。
面对清洁供暖带来的发展机遇、行业洗牌,需要未雨绸缪算清这笔账:对于政府,需要改善监管模式和引导方式,因地制宜做好这项暖心工程;对于企业,需要充分认识清洁供暖事业的外部性效益,应着眼未来、提前布局产业蓝海;对于居民,应从消费意识、使用习惯层面,早日适应这一新兴事物。
当下,清洁供暖在保障供应、体制机制、业态格局、商业模式、消费习惯等层面都尚存问题和不足,需要携手联动破解难题,前提是各方不算小账算大账,才能形成共识和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