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挑大梁成共识
在国家能源战略引领和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发电迅猛发展,风电、光伏装机均居世界第一。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今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持续增长,占比稳步提高,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2000万千瓦,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000万千瓦,分别占新增装机容量的21.1%和26.9%。
“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将是未来发展速度最快的电源,2040年之后,将成为我国电源结构的主体。”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理王耀华表示,海上风电、光热发电技术逐步成熟,装机容量会持续增长,但总体规模有限。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他在“2018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上说,“几乎零能损的风电和光电将替代传统煤电,成为未来支柱性电源。”今后,能源经济生态系统必将成为以电力为核心,以风电光电为主力电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汤广福也判断:“清洁能源发电将成为主力电源,预计2030年,我国风电和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接近10亿千瓦。”
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家们认为,预计到2035年,陆上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7.0亿、7.3亿千瓦,2050年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在电源结构中的占比超过一半,发电量占比超过1/3,将分别增至9.7亿、12.7亿千瓦。
风电光电到了调规模阶段
受访专家们普遍认为,未来风电、光电是主力电源,不过,短期内仍会受到补贴退坡政策影响。目前,已经到了调整风电、光电规模的阶段。
“短期内,风电、光伏发电的增速会呈现放缓态势。但从中长期来看,二者的经济竞争力将逐步显现。特别是光伏发电,随着组件成本持续下降,将成为规划期内增长幅度最大的电源。”王耀华分析。
据悉,太阳能装机规模已远超“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政府将有可能收紧项目审批。从国家能源局已经发布的《关于建立市场环境监测评价机制引导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可预见,今年光伏新增建设规模将有所缩减。
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信息中心主任郭雁珩在“新能源发展与产业”论坛上表示,新能源发展一直以规模为主,规模的发展带来了两大矛盾,一个是弃风弃光,一个是规模化发展的补贴缺口。“补贴的目的是为了不补贴,但事实上不补贴的情况还未到来,产业发展仍需大量补贴,‘531’新政有瑕疵但绝对是好政策,个人认为‘531’新政出的有点晚,从历史发展来看,风电、光电已走到必须调控规模的阶段,不调控规模后面的问题将无法收拾。”
需多环节解决消纳问题
除了新能源发展规模、补贴退坡政策外,光伏风电消纳困局也是近日不同论坛上专家们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以西,人口及经济活动主要聚集于胡线以东,这就必须长途输电把可再生电力西电东输。我国风电、光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弃电。”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认为,弃风弃光的原因是电力需求的严重峰谷差,而电网又缺少足够的灵活电源。
国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国家电力调度调控中心主任陈国平表示,目前新能源随机性、间歇性波动的运行特性给电网实时平衡带来了极大挑战。“预计到2035年新能源日最大功率波动可能达到6亿千瓦,是目前华东电网最大负荷的两倍。随着接入比例增加,电力系统由确定性系统向可适应随机波动性系统转变。”
专家们普遍认为,新能源消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电源、电网、用户、市场等多个环节入手。从目前形势来看,2020年国网经营范围内弃风弃光基本控制在5%以内的消纳目标仍有很大挑战。“三北”地区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超出国家规划目标、省间壁垒严重存在,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受限,关系电网安全和新能源消纳的一些关键电网工程尚未批复等因素均制约新能源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