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可再生能源电源的发电量占比依然很低,且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弃风弃光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2017年,我国弃风电量和弃光电量分别达到了419亿千瓦时、73亿千瓦时,弃风率和弃光率同比明显下降,但仍分别达到了12%和6%。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建议,必须逐步由目标引导过渡到强制性的配额制。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建议,明确强制配额的主体责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强制认购主体,同时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
弃风弃光电量仍较高
无论是从装机量还是发电量来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不过,光伏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弃风弃光等问题仍不断困扰着产业和公司。2017年,我国风电发电30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光伏发电1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6%。弃风电量和弃光电量分别达到了419亿千瓦时、73亿千瓦时,弃风率和弃光率同比分别达到12%和6%。
为了减少弃风弃光现象,政府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却也面临很多挑战。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2017年,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使弃水弃风弃光问题有了较大幅度的缓解,但是离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今年,南存辉也在《关于完善绿证交易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提案中提到,作为全球最大的绿色电力生产国,我国仍面临市场化程度偏低,全社会缺乏绿色电力消费的意识,绿色电力的市场交易渠道不通畅等问题。
同时,武钢也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电源的发电量占比依然很低,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弃风弃光问题仍亟待解决。仅2017年全国弃风总电量超过420亿千瓦时,相当于1400万吨标煤的发电量。
呼吁配额制+自愿认购
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武钢建议实施强制性配额制,“逐步由目标引导过渡到强制性的配额制,并参照节能减排目标,将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应用目标作为约束性考核指标,明确相关主体应承担的义务,为落实发展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据安信证券研报介绍,“配额制+自愿认购”的绿证交易模式逐渐成为国际通行办法。美国等20多个国家均实行了绿证交易。例如,在英国,售电企业需遵照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规定,在销售电量的同时购买一定比例的绿证,绿证不足部分则需要缴纳罚款(也称为买断费用)。与可再生能源配额义务相配套的绿证交易称为强制配额交易。
武钢认为,从实施效果来看,配额制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能够借助市场化手段促进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我国也在不断尝试探索配额制。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实施新能源配额制,落实新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2017年7月1日,我国绿色电力证书正式开展认购工作,但市场交易总体较为清淡。2017年11月,《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及交易机制,实行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但相关落地的考核办法等“另行发布”至今仍未出台。
对此,武钢提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可再生能源强制配额制考核管理办法;建立绿色证书自愿和强制两个市场;构建以可再生能源电力为核心的运行调度机制;提高对配额制和绿证交易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
FR: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