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在这场“空气、环境和生态脱贫”的攻坚战中,发展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是赢得战役的主力军。
近十年来,光伏发电成本已下降了90%,全面实现平价上网的曙光已经出现,补贴并不会无限扩大。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负责人表示,力争在2020年实现光伏发电用电侧平价上网并尽早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报告显示,我国光伏发电更大规模应用后,在2020年前后即可实现平价上网、不再需要补贴,此前已建成项目的补贴将在2022~2025年间达到峰值,补贴金额在1000~1750亿元之间。据统计,2008~2017年,国家共计为煤电脱硫脱硝补贴了超过1万亿元,平均每年的补贴都在1000亿元左右。刘汉元提出,为了从根本上破解我国雾霾问题,兑现我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保障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完全有理由、有必要、也有能力支撑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这部分补贴。
对于光伏补贴资金问题,刘汉元建议通过市场化机制或者政策性措施来解决。市场化机制方面,建议全面推行碳税政策,同时辅之以“绿证”制度。按我国每年消耗40亿吨煤炭计算,燃烧这些煤炭将排放100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如对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0~20元的碳税,我国每年可征收1000~2000亿元资金,将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问题。
此外,通过收取碳税还能进一步增加碳排放成本和费用,从而促使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费逐渐减少乃至消失,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雾霾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刘汉元认为,如果在当前减税轻负的大背景下,不适宜立即开征碳税,只要以足够的高度去认识,也能够从现有财力里作出有效安排,通过政策性措施予以应对。从2008年至今,国家为防止污染气体排放,已为煤电脱硫、脱硝补贴了10年时间,投入了超过一万亿元资金。“我国财政也完全有能力支撑其峰值时每年1000~1500亿元的补贴金额。因此,无论运用市场化机制还是政策性措施,我们都有能力、有条件解决补贴的资金来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