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到12月7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和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国际光伏性能建模与监测研讨会将在山东威海召开。
国际光伏性能建模与监测研讨会(PVPMC)由美国桑迪亚实验室发起组织,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本届研讨会延续了PVPMC举办八届以来的高质量主旨学术报告与论文交流水平,邀请到国内外权威的光伏领域专家与会,分享光伏各环节一手实测数据,围绕下一代光伏技术建立的生态平台,新技术测试评定,以及智慧能源与储能技术的探索和成果发布。将针对“太阳资源数据和预测”、“建模软件升级”、“建模方法和案例研究”、“针对衰减的光伏监测”、“新型光伏技术”、“光伏并网”、“污物”七大专题进行交流研讨。
不仅如此,此次在威海举办,是PVPMC第一次莅临中国,并且也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著名光伏专家首次齐聚中国,具有非凡的意义。
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SE)是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研究所,其工作范围包括从太阳能使用的自然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到样机开发,和样板装备的生产。ISE的科研工作不仅为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国家,也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效清洁能源供给奠定了技术基础。
研究所在建筑与技术建筑装备,光学元件和系统,太阳能电池,离网的独立供电,网的可再生发电,以及氢技术,等领域开发系统部件、材料和工艺。
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不仅对IBC、PERC、N型等高效光伏电池技术有着细致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科技从实验室研究转向生产线的能力。此次研讨会,Fraunhofer ISE 将带来题为《德国太阳能发展的经验和最新进展》和《光伏组件概念的软件辅助优化》的精彩演讲。
德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先锋,既经历了光伏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又避免了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经历的光伏产业泡沫破灭。因此,德国在管理光伏产业的政策方面值得后来者学习。德国光伏发电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德国在光伏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电网运行压力持续增加、新能源补贴高导致电价上涨过快等问题。但是德国近几年对光伏政策的改革,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根据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5月底,德国累计太阳能项目装机总量达到41.8 GW。光伏在德国2016年用电量中的占比为5.9%。在晴朗的日子,光伏在电力需求中的瞬时占比可达40-50%,2016年,通过光伏,全德国减排的二氧化碳总量达到了2200万吨。德国光伏项目的平均投资回收期为11-13年。73%的德国人支持在居住地附近开发光伏项目。目前,德国光伏发电成本已经可以与火电竞争,德国上一轮招标中光伏电站的平均报价(装机大于750千瓦)为5.66欧分/千瓦时。
此外,在德国,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并网是可行的。大比例光伏并网的影响已不局限于配电网,对系统安全稳定性受到关注。德国光伏接入电网主要呈现三个特点,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不仅对配电网产生影响,也对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此,德国主要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一是电网扩建。根据德国能源署开展的配电网扩建需求研究,2030年之前,德国需要对16.1万千米线路进行改扩建,补充安装6900万千伏安容量的变压器。
二是提高系统运行灵活性。一方面,提高常规电厂运行灵活性。另一方面,加强电网互联,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调动各方资源提高电网运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