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
中新网11月24日电 15年前,汉能创始人李河君要以一个民企之力建一座比葛洲坝还要大10%的水电站,没有人当真,用他的话讲:“全中国人都笑我,说我是个疯子”;
8年前,他从水电行业进军光伏,选择了一条“边缘路线”,也就是当时在转换率、成本上没有优势,技术和资金门槛又非常高的薄膜太阳能,这回是“全球人都在看笑话”;
2年前,他又提出未来会着重发展“移动能源”,准备迎接一个能源随时随地生产、人人互联共享的世界。即便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移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时代,但换了个行业,依然有人会觉得这种想法有点像天方夜谭,认为他是在造概念……
李河君为什么会一再做出这些在常人看来不可理喻的选择,不惜被扣上“疯子”的帽子?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他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
这种能力有一个通俗的名称——洞察力,对于真正的企业家而言,这是不可或缺的素质。这样的人可以在一个机会还没有显示出它的价值、在别人不以为然的时候,发现它潜在的趋势,并提前采取行动。有时候正因为超前,还会被人们当作“痴人说梦”。
如果能搞清楚这些选择背后的逻辑,李河君在你眼里可能依然是个“疯子”,但他应该不会再是那个让人“看不懂”的李河君。
“他跟别人眼光不一样”
“他眼光跟别人不一样,木京项目我们都不看好,他一眼就相中了。”讲这句话的是现任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曾为汉能的水电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兴荣,他称得上是最熟悉李河君的汉能人之一。木京水电站是汉能自主建设的第一个水电项目,也被看作是李河君正式进入水电行业的起点。
时间是在1998年初,李河君接到家乡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驻京办邀请,请他考虑投资在东江上建木京水电站。据刘兴荣回忆:“在公司当时正在考察的十多个项目中,这是经济指标比较差的一个,公司内外没一个人看好。”
当时正赶上亚洲金融风暴,中国经济也开始进入调整期,电力市场疲软,在建的火力发电100万千瓦装机以上的全部停工,已投产的水电站也只有装机总量的60%才能发电上网,剩下的电没人要。木京水电站总装3万千瓦,总投资3个亿。“那时候每度电投资7毛多,项目也无法批准立项。”刘兴荣回忆道。他去咨询国家电力部、广东省政府和河源市电力局,也都不看好这个项目,还有人说,“河源市人均用电一年才400多度,你发电发出来给谁用啊?”
但李河君不这么想。他看到的是,尽管中间不乏调整,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向上走的,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广东,各种形式的制造业像雨后春笋般发展。此外,深圳人均用电已经超过3000多度,发达国家人均大概4500度,增长潜力十分巨大。他由此判断,目前的市场疲软的疲软是暂时的,过几年国家肯定缺电,广东将首当其冲。
在他的坚持下,木京水电项目进行优化设计,获得批准后,在2000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2002年4月并网发电。而就在这一年,正如他预见的那样,中国开始了连续几年的电荒,2002年全国有12个省(市、自治区)拉闸限电,到2004年上半年全国已有24个省市拉闸限电。在生产发展快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缺电情况尤其严重,不仅公共设施夜里灯光晦暗,连工厂都被迫在下半夜用电低谷时开工,有的工厂一周只开3天工。为了保证电力供应,广东省已经关闭的燃油发电厂也已经重新启动,省财政还为此专门发放补贴。
木京电站的并网发电及时地解决了当地的用电需求。李河君5年前的判断,在此时显现出惊人的预见性。而这种准确的洞察力与预见性,仿佛是一种天赋,在李河君身上一再出现。
“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
木京电站仅用了20个月首台机组就投产发电,在庆典大会上,李河君语出惊人:“木京电站只是我们的一个起点,今后我们要上30万乃至300万装机水电站!”
不知当时台下的听众是否当真,但李河君显然是有心的。在木京水电站开工没多久,李河君就把刘兴荣和另外一位副总裁派到广西找项目去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60万千瓦的长洲水利水电项目。这个项目横跨两岛三江,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低水头灯泡贯流式水电站,因为带有拦洪、航运及水利灌溉功能,不是纯粹的发电,二十多年来,主流电力企业一直不愿投资。李河君则认为,好项目谁都抢着干了,但是对华睿(汉能前身)来说,现在是民企进入大江大河大型水电垄断行业的最好时机,机会难得。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长洲项目成为了汉能拿下金沙江中游开发项目的平台。
更重要的是,李河君从木京电站建设时期就开始储备人才。至2002年底,华睿从事水电员工有130余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50余人,高级职称31人,有不少都是原来在国家电力行业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在当时,没有哪一家民营水电企业能达到这样的高配置。
只不过,从3万到60万、再到300万千瓦的跳跃,最具挑战性的并不是技术和能力问题,而是意识观念问题:那时候对民企天然的不信任,以及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即建大型水电站是国家的事,是国企才能做的事。
而据跟随李河君多年的王勇(现为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观察,“在跟李河君主席接触3-5年之后,我发现他的个人特质非常突出。最显著的一点是有雄心壮志,就是俗话说的胆子大,敢想别人不敢想,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2002年初,当李河君得知有关金沙江中游水电项目的消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赶快订机票去云南”。当时在他身边的一众高管和水电专家却是一片错愕的神情,甚至有人在心里嘀咕:“李总是不是疯了,这么大的项目我们怎么拿得下来?拿下来干得了吗?”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金沙江中游项目每个水电站都是葛洲坝规模的,而葛洲坝是举全国之力才修建起来的。他们根本没有想过民企能干得了这种项目。
因此他耐心地给专家和高管团队做工作:“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到金沙江中游来投资开发水电,这个机遇非常难得。而且西部大开发,允许多种所有制资本投资水电等能源领域,这个大环境对我们也非常有利。我们还有全国工商联、光彩事业促进会的支持,可以搞民营资本联合体,一定要有信心拿下这个项目。”
一旦下定决心,李河君行动非常神速,很快就与云南方面签订了意向协议,启动了金沙江中游水电项目前期科研、设计工作。协议中承诺由华睿开展梨团、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六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六个梯级”加起来共计有1400多万千瓦左右的装机。
就在这一年年底,电力体制改革完成,分家之后的几大国电企业由过去的“等米下锅”变成“自己找饭吃”,释放出经济活力。而且国家又在制定出台“发电排放的环保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新机制”的政策,以火电为主的国电企业更有了改变不合理产业机构的动力,金沙江中游的水电资源瞬间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李河君的又一次把握住了先机。
几番博弈,李河君最终只保住了其中的金安桥水电站,但他最终建成了这座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民营水电站,成就了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业,这一切正是有赖于他突破传统思维桎梏,敏锐发觉先机的洞察力。在那个局势不断变化的年代,情况正如刘兴荣所说,“李河君是早进金沙江半年,晚进半年根本没我们的戏”。
“8年前谁有这个判断?”
王勇最佩服李河君的一点是:“他总能站在国家的角度,宏观的角度看整个行业,看公司的发展。”李河君在2009年领导汉能进军薄膜太阳能行业,就是基于这种宏观的洞察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2006年,李河君当选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接触到不少光伏企业。当时,光伏发电的成本大概为每度电3元左右,与每度电发电成本只有8分钱的水电相比,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当时的专家预测,光伏发电成本从3元降到1元大约需要三十年,降到5毛左右需要50年。
但李河君发现,从2006年到2009年,光伏度电成本只用三年时间便降到了1元,2008年全球光伏的安装量更是增长了一倍以上。这彻底改变了李河君对太阳能产业的看法,他从中看到了能源发展的未来趋势:太阳能发电是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而且它大规模应用的时机很快就会到来。
经过过去几年的深入观察和研究,李河君在2009年下定决心带领公司向太阳能产业转型。但他的路线选择又一次让公司内外大跌眼镜:他选择了当时不被业内看好的薄膜太阳能。
“当时的光伏产业,99%都是晶硅的天下,所有人都不看好薄膜,连公司内部很多高管都不认同。”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冯电波回忆道。
大多数人看到的是晶硅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投资和技术门槛低,回报快,但李河君考虑的是,薄膜太阳能有轻柔、可弯曲和弱光发电等特性,更适应能源分布式生产和共享互联的未来趋势,而且这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提前布局可以让汉能筑起后来者难以攻破的壁垒。
“他从来不是以眼前得失为决策依据,永远是看多少年以后的事情来做现在的决策。”王勇深有体会地讲道。
李河君却依然坚定地走在他所坚信的薄膜太阳能之路上。2011年,他去美国硅谷拜访薄膜太阳能企业MiaSolé,希望能收购这家公司。但是该公司的CEO只做了30分钟的介绍就离开了会议室,压根没有给李河君提收购的机会。但他没有因此放弃。
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全球光伏产业进入调整期,包括MiaSolé在内的四家全球技术领先的薄膜太阳能企业陷入暂时的资金困境,因为有之前的研究和准备,汉能得以抓住这个契机,将这几家公司悉数收入囊中,之后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整合与持续研发,一举奠定汉能在薄膜太阳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去年开始,神华集团、上海电气以及中建材凯盛集团等重量级选手相继进入CIGS薄膜太阳能领域。沉寂多年的施正荣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开始为一家澳大利亚企业的晶体硅薄膜组件产品站台。
“当年全世界都在笑他,不认同他,但8年后,事实证明李河君8年前的判断正确了,现在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对薄膜的认识全转过来了。”冯电波感叹,“薄膜是方向,这没有什么可争议了。8年前谁有这个判断?只有李河君。”
“像汉能这样的,绝无仅有”
在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副总裁徐晓华看来,汉能后来之所以能顺利收购包括MiaSolé在内的四家企业,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相信李河君有机会把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做成功”。他解释道,“从全球范围内看,做薄膜行业的企业并不少,但是像汉能这样始终把薄膜技术作为主要技术路线,持续地不断投资,一开始就把薄膜往最大规模去做的,绝无仅有。这些年做下来,大家已经相信李河君是坚定不移地投薄膜的,汉能变成了业界的一面旗帜,这个旗帜吸引了相当的一批人加入汉能。同时,这也是这些公司能顺利并购成功,而且主要骨干依然留在汉能的最主要原因。
他认为,这一切要根源于李河君一开始就坚信薄膜技术一定能改变未来,相信太阳能一定可以成为主要的能源,而不是补充能源:“在太阳能应该达到的规模上,他比其他所有做光伏的企业家看得都要远。”
早在2015年,李河君就提出了移动能源的概念,并开始带领汉能向民用市场和分布式光伏转型,将移动能源作为战略方向。当时,移动互联网正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态与习惯,与之类似的“移动能源”从概念上讲不难理解,但大多数人依然认为移动能源改变自己的生活还是比较遥远的事。
但李河君用实实在在的产品把未来送到了他们眼前。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汉能陆续推出了包括薄膜太阳能发电纸、发电包、户外用品、太阳能房车、餐车、太阳能船、无人机等在内的多种创新性的移动能源产品。
今年上半年,装载着汉能薄膜太阳能芯片的共享单车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今年8月,汉能又与奥迪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推出首辆集成薄膜太阳能全景车顶的奥迪原型样车,并逐步研发利用薄膜太阳能技术为奥迪电动汽车提供主驱动力。
移动能源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政府文件中,成为国家能源供给改革的重要目标。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表示,支持山西省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布局太阳能薄膜等移动能源产业,打造移动能源领跑者。
徐晓华认为,人们之所以不能理解李河君对薄膜太阳能的超前判断和布局,是因为没有站在能源替代的角度去看:“凡是出现替代的过程,无论是智能手机代替传统手机,液晶电视替代CRT电视,都是很快的,一旦技术成熟,就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替代节点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或许,李河君口中那个能源无处不在的未来,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