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能源效率,建立更清洁、安全的经济体系?在绿色能源技术创新方面,需要哪些国际合作?跨越中美的太平洋创新走廊如何让“中国机遇”向世界敞开大门?国际绿色能源论坛19日在北京未来科学城举办。来自中美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就清洁能源发展问题展开研讨。
提高能源效率之路就在身边
曾在能源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的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范新认为,从人类钻木取火,到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到利用原子核、页岩气、可燃冰,以及风能、水能、太阳能等,传统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无论是发展绿色能源,还是推广传统能源的绿色使用,都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需求,提高能源效率。
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的詹姆士·斯维尼(James Sweeney),是美国斯坦福大学Precourt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美国能源经济协会院士。他的专著《能源效率:建立清洁、安全的经济体系》今年9月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翻译出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科曼(右一)19日出席国际绿色能源论坛,并参观北京未来科学城展厅。 清华控股供图
斯维尼大力倡导,要一点一滴、从方方面面提高能源效率:在相同光照强度的前提下,高品质的LED灯泡功率仅为11瓦,而普通白炽灯的功率为60瓦。虽然LED灯泡较贵,但消费者在后续使用中所节省的电费远超这部分新增成本,同时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
斯维尼说,目前,消费者购买的冰箱耗电量不到1973年冰箱耗电量的1/3;新车的单位油耗行驶里程大约是1973年汽车的2倍;航空旅行每英里乘客油耗仅为1970年的1/4。美国能源净进口量现已跌破1973年的水平。能效的提高,让美国走上能源自给自足的道路,保障了国家安全。
太阳能即将成最廉价能源
20世纪中叶,加州因工业发展过快、人口激增,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原因,出现了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事件。1955年7月1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同年,加州在洛杉矶建立了第一家专门监控机动车废气污染的机构。
发展绿色能源,提高电动汽车性能,成为加州发展坚定不移的目标。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科曼(Daniel Kammen)在论坛上介绍,加州有世界最大的薄膜和硅片太阳能光伏项目,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电厂、地热发电厂、风电项目。
科曼预测,通过一系列技术革新,太阳能即将成为价格最低廉的能源。到2020年,太阳能的发电成本将比煤炭、天然气还低,加州的能源供给总量中,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源等绿色能源的占比,到2020年将达到33%,到2030年有望达到50%。
他说,当前,全球共有200多万辆电动汽车,其中1/2在中国,1/4在美国。加州最大的制造业是电动汽车生产。安全性能达到五星、可快速充电的特斯拉3型轿车,2017年售价只有3.5万美元。特斯拉SP100D型电动轿车,被业界认为是有史以来加速排名第三的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2.5-2.6秒,售价不过14.4万美元。然而,百公里加速排名第一的法拉利、排名第二的保时捷918Spyder,都是售价100万美元的限量版车型,且已停产。那两款车都是跑车,只有两个座位,几乎没有行李空间;而纯电动四轮驱动的特斯拉SP100D,为四门五座型轿车。
科曼想了解,中国市场需要何种规模的绿色能源项目?
让中国机遇向世界敞开大门
本次国际绿色能源论坛由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共同主办。
未来科学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距首都机场、北五环都只有10公里。它与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位于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并称为“三城一区”,即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
未来科学城将重点建设能源、材料等领域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造大型企业技术创新集聚区。国家电网、华能集团、神华集团、国电新能源、中海油、国家电投、国家核电等15家央企研发项目已经入驻运行,近万名科研人员在这里工作。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校办企业,也是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的世界级生态平台,拥有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资产、2000多家公司。
副总裁范新指出,强大的中国应更加开放,需要走出去、服务世界,同时也打开大门,邀请全世界各方面的人才到中国来发展,通过互联互通、互利共享,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清华产业倡导的太平洋创新走廊(Trans-X Innovation Ecosystem,简称“TIE”),是一个让信息、资源、人才、需求等交汇、互联的平台。本次国际绿色能源论坛是借助太平洋创新走廊形成的国际交流活动。
今年10月,清华控股首次在美国硅谷、纽约、波士顿、密西根等地举行路演,推广太平洋创新走廊“大平台、泛交易、创造价值、分享价值”的理念,深入对接产业体系与区域经济的技术创新需求,架起产研国际合作和人才交流的桥梁;同时也为全球科技企业参与、融入中国的发展建设提供支持与服务,并大力推动国际资本与中国资本的合作共赢,让创新发展的“中国机遇”成为世界机遇,实现太平洋两岸的包容性增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