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农业扶贫能否形成成熟的模式?大企业的进入又能否实现光伏农业扶贫的破局?
不管是作为民生工程,还是光伏产业的一部分,光伏扶贫在2017年热度仍然不减。由于补贴到位及时,国家支持力度加大,原本颇受诟病的光伏扶贫逐渐成为香饽饽。
2016年10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两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的通知》光伏扶贫项目总规模516万千瓦,其中,村级光伏电站(含户用)共计218万千瓦,集中式地面电站共计298万千瓦。不难看出,光伏扶贫的电站规模相比发展伊始有所提高,不论是村级电站,还是集中式地面电站,都将吸引众多的大型光伏企业进入,而大企业在专业性、资金获取以及商业模式上会更加成熟。
而在光伏扶贫的模式上,除了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规模相对较小的村级电站扶贫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与此同时,在贫困村光伏与农业的结合将实现更为理想的造血式扶贫。
尽管光伏农业扶贫还存在用地和模式上的问题,但是企业已经按耐不住,通过大量的工作敦促政府在土地、资金等核心问题上提供支持。那么,经此一役,光伏农业扶贫能否形成一些成熟的模式呢?大企业的进入又能否实现光伏农业扶贫的破局呢?
灵璧县模式
光伏扶贫已经开展三年多时间,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试点,在6省30个县开展工作,2014年和2015年进行推广,2016年已在全国全面推开。
“我前期也参与了一些调研工作,在推动过程各种模式都做过尝试,尤其在6省30个县也都做了试点。通过这几年的时间,尤其是2015年底的时候我们出台了一个政策,现在光伏扶贫的模式应该更多的聚焦于村级光伏电站。”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项目部副主任田丽敏在9月1日召开的中国光伏农业精准扶贫发展论坛上谈到。
由于村级电站单体的规模都在几百千瓦左右,相比集中式地面电站几十上百兆瓦的规模要小很多,大企业的进入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包县扶贫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也就是把一个县几十个村的村级电站交由一家企业来运作。
“有一个前提,包县是要产业组合,每个县的情况不一样,农业的地质条件、各方面环境都不一样,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要聚合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田丽敏指出。
中利集团在2016年10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扶贫日论坛”当天签订了15个贫困县的“包县脱贫”协议,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签订了近200个贫困县的包县脱贫协议。2016年11月30日,中利集团承建的全国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项目在安徽灵璧县破土动工,4月30日正式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已在全国60余个贫困县开工建设,其中近20个县已经并网发电。
中利集团在灵璧县实施的包县脱贫工程,目前已建成并网发电的容量为3.5MW,完成了7个贫困村的多村联建光伏农场项目。灵璧县共有73个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村,按照规划目标,中利集团计划为每个贫困村建设“0.5MW光伏+农业”脱贫项目,共建设36.5MW村级光伏电站。
该项目地面占地面积41.6亩,装机容量1.5兆瓦;水面面积45亩,装机容量2兆瓦,每年可为周边7个贫困村,每村带来“光伏扶贫”净收益约30万元。同时,光伏扶贫农场的休闲农业、特色种植和水面养殖,可达1万元以上的亩均年收益。
与传统的光伏农业不同,灵璧县项目打破了传统光伏板下只能种喜阴作物不能种粮食的限制,能够种植粮食、水稻、小麦、玉米,而且可以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
此外,对于不满足条件的地方采取多方联建的方式,比如土地不满足要求,或者上网不满足要求,利益则按村分配。
包县扶贫的重点是如何在包县过程中实现企业、县政府和贫困村的共赢。“包县扶贫还有一个带贫机制的问题,从解决贫困户的就业入手,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无劳动能力的‘三无’贫困户怎么样解决他的长期脱贫问题。”灵璧县扶贫局局长杨松表示,“光伏农业的扶贫可以使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在农场里面就业,学习到一定的技术,除了就业之外还可以自己创业,激发了其内生动力,保证长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