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紧缺”型放缓?
对于张山班组来说,前期的项目申报审核、现场勘察等工作环节,忙一点基本也都能赶出来。但另外一些环节,却并非他们的忙碌所能解决。
在一段时间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供电局的光伏发电专用并网计量表突然紧张了起来。
“去年的时候,我们从省里要光伏并网计量表,200块、300块随时要随时取,然后今年有一个月突然就紧张了。有一次连续三个月才要来20块,还不够一个星期的实际用量。”
老百姓的投诉,也由此跟着就来了。
据张山介绍,一般情况下,他们对项目的验收并网流程是,申请户资料全齐,项目验收完,如果有光伏并网计量表,就给项目办理并网手续。
可是,计量表一紧缺,问题就来了。
“比如有两户,现在只有一个表,先申报的那一户可能验收资料不全,而后申报的资料是全的,我就去给后面那户验收并网了,可前面那户就不干了,就开始投诉。”
张山说,对于光伏并网计量表的发放,一般都是由省级电网公司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各市、县根据需求申领。
也就是说,计量表紧张的源头,来自于省级电网公司。
就此问题,记者请教了某电表企业人士。据他介绍,光伏发电所用的并网计量表是一个成熟的产品,目前不存在产能短缺的问题。
趁记者与张山交流间歇,一位一直在旁边远远观望的农户凑上前来问道:这几个月的电费什么时候打给我们呢?
“县供电局已经报到省公司了,再等等吧,估计快下来了。”
张山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省里电费结算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而去年基本上都是按季度准时结算,也有的县市是按月结算。
他说,今年一季度还好,4月就结算了。二季度则出现了明显的延后,在7月初就统计上报给了省公司,至今资金还没到位。
而据记者从其他一些省份户用光伏经销商处了解到的消息显示,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电费结算拖欠情况,拖欠时间最长的甚至达到半年乃至一年。
对此,一位曾在某户用光伏品牌企业任职招商负责人的业内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原来户用项目少,电网公司无所谓,现在业务多了,即使有一些适当的压制,也算正常。”
在他看来,如果真是电网公司打压,后面很有可能出现一些地区的户用光伏不太好申请的局面。
“这明显就是供电局赔钱老百姓赚钱的事,是动了供电局的奶酪,等于是从供电局手里抢钱,人家打压一下也没什么说不过去。”
他认为,尽管对于电网公司来说,无论买什么电源的电都得掏钱,但现在的问题是本不该由电网承担的0.42元,也一直由电网在垫付。“这需要在制度上、政策上有一个明确的安排,长此以往肯定不是个办法。”
“其实到最后一分钱也不会少,有可能两个季度的就一起打给老百姓了。”张山说。
只是,对于多数老百姓而言,恐怕没什么兴趣去了解其中的是否曲折。对他们而言,电网是国家的,电网就代表国家。
3流程与标准的缺失
记者从多位户用光伏经销商处了解到,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验收流程和技术标准,各地供电局对于户用光伏系统的具体验收,基本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在执行。
张山坦言,他们就是师傅带徒弟一般口口相传下来一些经验。“我接手光伏业务时,前面的人告诉我,你去就看看线是不是符合规格,是否分了红、蓝两色,地线有没有,还有电闸、安表的位置,等等。”
由于没有统一的流程和技术标准,造成户用项目安装出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有的项目安装时,连PVC管都不用,电线就那么在墙上搭着,那肯定有隐患。”
张山说,在他接手光伏业务后,才开始对流程进行一些简单的规范化,但目前也没来得及整理成文字。
目前,他们的验收内容包括,走线是否规范,是否接入地线,逆变器的一些防护措施是否具备,电闸和电表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等。如果合格,就给装表。
从上述流程来看,其中几乎没有任何对系统关键设备质量进行现场把关的环节。在张山看来,申报资料里已经包含了关键设备的认证证书和出厂检验报告,而他们又没有专业检测设备,无法在现场对设备进行技术性能方面的检测。
上述户用光伏品牌企业招商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由于流程和标准的缺失,各地户用光伏的验收流程具有典型的属地化特征,基本上是“管光伏的人认为怎么合理,就是标准。”
据他介绍,也有一些地方会对关键设备进行细致的现场检测,但这种检测可能同时也带有了一些别样的意味儿在其中。
“有些地方检查严格一点的,就拿着你的资料上房顶挨个板子、逆变器核对,但不会测电压和发电功率。这么一折腾下来,再吃吃喝喝,你的成本也就上去了。”
对于出厂检测报告和认证,他则表示,“这些东西很好搞的,业内人都心照不宣。”
在他看来,如果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户用光伏的许多流程都可以标准化、电子化,包括申报、合同、抄表等等,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
或许是与基层供电局打交道比较多的缘故,他对基层供电局的一些做法明显表示了理解。“户用光伏市场要想获得长足发展,不可忽视的是需要调动基层供电系统的积极性,要考虑到他们面对的实际困难和利益。”
“这需要在制度上、政策上有一个明确的安排,长此以往肯定不是个办法。”他再次强调道。
FR:太阳能发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