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型光伏加工企业纷纷“杀入”户用光伏市场的现实,笔者只得将他们天然不具有进入这一市场基因的看法,从肯定变为疑问。
但是,通威是一个例外,它不是具不具有基因的问题,而是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能否成王的问题。
中国户用光伏市场是一个极具广度的市场,有消息说到2040年可催生100GW的市场空间。同时它又是一个极具深度的市场,既是大众能源生态的重构,又是大众消费数据的入口。当前,这里已经成为光伏企业兵家必争之地。
通威在户用光伏市场,已具备两个维度的发展基础。
传统思维考量,通威开发户用光伏市场具有独特竞争力。
笔者观察户用光伏市场中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只关心两个问题:
① 有无持续、规模地获取户用光伏市场客户的能力;
② 有无持续、规模地为这些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所谓大型光伏加工企业主要是从前者考量。
大型光伏加工企业从大型光伏电站的规模化、标准化的投资思维,到户用光伏电站的需求不同、地点分散、单体规模小的服务思维,改变一定是痛苦的,时间应当是较长的。至少到目前,笔者眼中尚无成功案例。
不久前,“2017全国户用光伏调查”结果反映,英利、汉能、天合已经具备一定知名度。笔者从持续、规模获取客户的角度却以为:2013年起步的英利,在几经尝试之后,目前形成的“辐射区域不超过50公里”的“合伙制”认知,也许是刚找到正确路径。汉能的经销制推广尚好,但是据与其合作的代理商朋友讲,潜在问题必将影响其进一步扩张。天合就更难言成功,因为刚刚进入这一市场,目前还在“探讨”和“烧钱”阶段。
总之,当前虽然几乎所有大型光伏加工企业都已进入户用光伏市场,但都还在探讨如何“持续、规模地获取户用光伏市场客户”模式的阶段。
通威则不一样,虽然市场中鲜见与其相关的信息,但却已经具备开发农村户用光伏市场的深厚基础。这是因为通威水产已经深耕农村市场35年,在成为全球最大水产饲料生产企业的同时,已经打造了拥有98万粉丝的通心粉社区。最重要的是,形成这一结果的核心是服务,而户用光伏市场开发的核心也是服务。
在户用光伏市场,当别人还在探讨怎么干时,通威已经具备怎么干得更好的基础。
互联网思维考量,通威在户用光伏市场能走多远?
“分布式光伏不是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技术”,无论结论如何,户用光伏的发展过程,都一定是大众能源生态重构、能源消费数据形成的过程。特别是在农村户用光伏市场,消费升级、电力改革、碎片化能源的数字化连接,对这一市场中企业是挑战,更是“互联网+智慧能源”维度的市场机会。
事实上,凡是战略进入户用光伏市场的企业,无不是把目光放在客户的能源生态重构、消费数据占有这一维度上。比如英利“因能”在探讨这一市场开发时,就已经在“发现按这种模式沉淀下来的客户非常少”这一维度思考问题。
对“互联网+智慧能源”维度的户用光伏市场开发,通威在认知、平台搭建、客户积累方面,又已经具备比其他大型光伏加工企业更好的基础。
不久前看到一篇腾讯研究院对通威的深度研究报告:早在2015年3月,通威集团就已发布“互联网+水产”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包括连接用户、智能养殖、互联网金融、食品安全追溯、电子商务在内的“五大战略”,确定包括资源整合分工协作、从线下到线上重构用户关系、利用信息流打通产业链、通过精准服务优化商业模式在内的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四大方向”。通过建立通心粉社区、企业微信号,以及大数据、物联网实现的智能养殖和食品追溯,实现通威服务模式的创新。
2015年3月开通的企业号,到2016年年初,已经吸纳了内部员工、经销商、养殖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39万多人,获得了平均5万、最高10万+的日活跃数。同时开通的以连接用户为首要目标的通心粉社区,上线百天粉丝突破20万。社区粉丝数量两个月前还在86万,现在已经达到98万,总流量突破1亿大关,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5万。企业微信号获得了“微信年度最具价值企业号”,通心粉社区则成为中国农牧行业最大、发展最快的网络社交平台。通威在“互联网+”路上的进步,已经成为马化腾介绍“互联网+”正从服务业深化到制造业时的一个典型案例。
持续、规模地开发客户难,深度开发客户“互联网+智慧能源”价值更难。当别的企业还在低维度探讨的时候,通威又已经具备在实现企业“互联网+智慧能源”高维度迭代发展的同时,帮助过去35年形成的客户,一次完成从水产客户到户用光伏客户再到消费数据客户迭代升级的基础。
在大型光伏加工企业中,具有互联网思维、搭建服务平台的很多,但是在农村户用光伏市场,已经同时具备基础平台和基础客户的一定不多。而通威这一基础的形成,是别人难以复制的。
随着笔者对通威关注越多,一个关键问题越加清晰:通威具有开发两个维度户用光伏市场的雄厚基础,但这只是可能的市场,不是必然的市场。现在到了需要通威证明给大家看的时候了。
FR: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