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副总裁 钱晶 央广网记者 郁雨铖 摄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2020年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光伏电站4500万千瓦、光热发电500万千瓦,这对于沉寂已久光伏产业来说又是一剂兴奋剂。
我国光伏技术正在不断进步,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高,然而也面临着整体产能过剩、商业模式有待创新等问题。
光伏行业是新兴行业,为什么也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光伏行业的需求没得到释放,要达到替代甚至全面替代传统能源的目标还有很大潜力空间。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短期的产能过剩会随着技术的提升、门槛的提高、产业的升级,行业逐渐优胜劣汰。”钱晶表示。
“这几年供需都在增长,供应端的上规模,一方面让度电成本急剧下降,但同时又超过需的增长速度,所以导致暂时失衡,产能过剩”。钱晶指出,一般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因为需求已经饱和,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因为需求仍未充分释放,需的增长速度受限于其他条件和配套电力基础及技术。
“然而,随着技术条件的提升,比如多能互补兼容性技术、微电网技术、储能技术等等,通过拉高技术门槛的方式优胜劣汰,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未来可以实现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供给平衡。”钱晶指出。
如果没有中国光伏企业,巴黎协议会那么快签订吗?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已有近20年的历史,从产业发展初期的快速增长,到2010年开始的产能过剩和进入低谷,再到2013年以来国家新一轮扶持政策的出台,行业开始回暖。不得不说,政策的帮扶是光伏行业成长的关键,对于光伏行业的补贴也被外界所争论,到底该不该补贴呢?
“有些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比如对环境的保护。”钱晶指出,有些行业交给市场自行调节就行,但有些行业需要政府的支持,比如光伏。“企业经营不是单纯慈善,没有初期的支持,没有企业愿意长期进入这个行业。光伏企业一样,先要生存下来,然后再有能力投入研发,以不断通过技术升级拉低度电成本,尽快实现平价上网,摆脱补贴。政府的补贴也逐步随着成本降低而降低。”钱晶表示,事实上,政府的前期体贴让光伏行业获得了快速的成长,“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现在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了80%—90%。”钱晶表示,如果没有中国的光伏企业,是不可能那么快签巴黎协议的,各个国家有信心兑现在不减少经济活动前提下,达到减排承诺,就是因为全世界找到了唯一兼顾可持续且经济可行的办法,光伏发电取代火电。碳排放的70%来自于燃煤,燃煤的80%是用于发电,而我国又是燃煤大国,光伏发电将很大程度上缓解碳排放。”钱晶说。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的日子是否更难过?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出口量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出口额达到144亿美元,出口国家数量累计约200个,我国光伏产业在海外布局广阔,走出去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以晶科能源为例,其在海外拥有3个工厂、16个子公司、18个销售办事处、销售遍及五大洲70个国家及地区。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的日子是否更难过呢?对此,钱晶表示企业要警惕,但还是要有信心,“近几年,中国光伏企业遭受到了严厉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中国光伏企业对此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钱晶说,“欧洲双反”的失败已经证明贸易保护主义只能让本国新能源倒退或付出更大的成本。”钱晶表示。
钱晶认为现在行业太分散了,未来行业随着供给侧改革会有一轮洗牌,强者更强,行业集中化程度会提高,“比如晶科是全球最大的组件制造商,却也只占整个市场份额的9.7%到10%左右。一个成熟行业的话,全球一线品牌的几家龙头企业应该占到70 %左右才合适。”
FR: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