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国内的家电行业还处在一片蓝海阶段,海尔其实在那个时候就名声在外,同样是那年,时任海尔厂长的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的来信,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张瑞敏在没有告知仓库的情况下,突击检查,果然发现库存中存在76台不合格的产品。面对76台存在质量问题的电冰箱,张瑞敏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让生产这些冰箱的工人把这76台冰箱当众砸毁。可能现在来看这76台冰箱没有多少钱,可是在85年相当于几个月的产能,也正是这一砸海尔砸出了员工的质量意识,才有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海尔。
在说说最近两天,光伏朋友圈里流传的一条视频:铲车、锤子狠狠的砸向地上的光伏组件,组件瞬间变得粉碎······场面让人看着让人不禁一震!
图:铲车碾压组件
有人说其是作秀
有人说是大块人心
有人说是此举可正质量之风
有人说希望此举能唤起人们对农村光伏系统质量的重视
······
这几年得力于国家政策的推动,农村成为光伏发电的新兴市场,当然更多的企业和个人看中的是农村存在的商机,在利益面前谁也不敢拍着胸脯说“我是金钱如粪土”,“我不为金钱而动”······毕竟大家都不是什么圣人!
鱼龙混杂地光伏设备在利益的驱使下涌入到农村的光伏市场中,出现了一个这样现象:老百姓用血汗钱或者地方政府以扶贫为目的建设的光伏电站,初衷都是希望能在5-6年成本回收后,每年都能有笔稳定的收益,以此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趋利的市场大环境下让部分企业和个人泯灭了良知,为了盈利而不择手段。结果是光伏电站建好而因为质量问题发电量达不到预期,回报周期延长,用户苦不堪言!
图:铲车碾压组件
朋友圈经常可以到这样的信息:长期采购电站拆卸组件、降级组件、客退组件、EL检测不良组件等等。这些产品往往销售到监管力度薄弱,人们对产品质量辨别能力不足,品牌意识淡薄的地区,自然农村成为重灾区!
目前市面上造假形式有这么几种造假类型:
第一种,大品牌降级组件,即便是一线品牌的组件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有一定概率的次品,这些残次品往往会与良品分开,因为组件价格的高昂,许多人动起这样的残次品脑筋,因为在外行人眼里根本分不清B级组件与A级组件的区别在哪里,所以许多大品牌的残次品被重新包装,冒充优质产品出售。
图:工人锤击组件
第二种,废弃组件的淘汰组件。在西部一些大型光伏电站,时常会有组件会淘汰掉,这些淘汰产品也有着诱人的利益链,它们被翻新,贴上新的标签、品牌,变成“新”的组件再次流入市场。
第三种,小厂组件摇身一变成为一线大牌,以高价出售。
当我们明白了农村光伏系统存在这么多猫腻,看着这些伪劣产品正在危害着农村光伏市场,侵蚀着老百姓的利益。我想任何有良知的企业和个人都会按捺不住这份愤怒!
1985年我们能正确看待海尔张瑞敏带着工人砸毁存在质量问题的冰箱,有了现在这样一个高品质、高质量的海尔,为何现在眼睛里容不得大的组件企业带头用铲车、锤子砸毁那些可能会危害老百姓,损坏农村光伏市场的假冒伪劣组件呢?
在笔者看来,企业能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又能采取强硬手段来制止这股当下盛行的不正之风,没有任由之流入到市场危害到老百姓,不管是不是作秀,此举值得赞许!
FR:光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