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在前两轮调整中逆势发展,如今正在引领第三轮调整,备受业内关注。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商、行业领先的系统集成商和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总部位于常州的天合光能20年来一直坚守实业做强主业,成为发展最稳健的光伏企业之一。
身处新兴产业,天合光能如何应对行业的风云变幻?融入全球市场,天合光能又是如何砥砺前行?迎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天合光能正在推动自身转型变革,深化、拓展“五大战略”——创新、品牌、国际化、平台化、智能化。“随着‘五大战略’深入实施,天合光能将从2.0版本以生产制造为基础的公司走向3.0版本以平台为主体的公司,与全球合作伙伴共赢发展,完成一次新的转型。”省政协委员、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
凝聚最强竞争力,创新品牌“双轮驱动”
——从扩大产能转向加大研发,天合光能保持“不刻意追求大规模但执着追求强实力”的创业初心,坚持不懈搞创新、精益求精创品牌
一个多月前,天合光能研发的高效P型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2.61%,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已累计15次打破电池和组件效率世界记录,凸显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早在2010年前后,天合光能曾考虑涉足上游的晶体硅片,经过充分调研和缜密论证,敏锐预测到行业即将出现的产能过剩,迅速调整战略——停止上游产能扩张、主要精力和资金投向核心部位,重点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于是,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运而生。
“光伏是一个必须依靠创新、技术驱动实现应用价值的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帮助天合光能打通了新技术到商业应用的创新循环。”高纪凡介绍,天合光能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光伏发电效率提升66%、发电成本降低90%,加速了全球光伏产业市场化进程和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
公司结合智能应用,自主研发推出了智能组件、储能系统、智能系统、智能运维等全方位能源解决方案。天合光能在国内光伏行业发明专利拥有量最多,“全背电极太阳能电池生产方法”就获得国家专利金奖,打破了美国企业在IBC电池技术上的垄断;自主研发的双玻电池组件,改变了光伏电池单面发电的传统模式,显著提升发电效率,广受市场青睐。
持续领先的创新研发,让天合光能保持了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品牌形象,推动天合光能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商,目前累计出货量突破21吉瓦,占据超过10%的全球市场,行业排名第一。随着终端应用市场不断拓展,天合光能的品牌价值得到极大彰显。同时,天合光能向下游延伸,为客户提供开发、融资、设计、施工、运维、一站式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从收购电站向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转变,实施“光伏+”战略,探索出“系统集成大客户直销”“精准扶贫”“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一系列新模式,一直延伸到居民家庭电站应用。截至目前,天合光能的电站累计并网容量超过1.3吉瓦。
前不久,天合光能发布全新品牌标识,更好地传递“普及绿色能源、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生态文明”这一发展愿景。“2016年度光伏扶贫奖”“全球最具融资价值组件品牌”“亚洲最优可持续报告奖”“最佳公共建筑分布式光伏金奖”等一系列殊荣花落天合光能,品牌价值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彰显领军企业担当,国际化平台化“两翼齐飞”
——天合光能的探索实践再次证明,国际化是优秀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利器”,平台化则是行业领军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今年1月份,两件大事让天合光能再次吸引业界目光:越南电池工厂正式投产,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电池生产项目;董事长高纪凡第8次亮相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为论坛的行业合作伙伴。
在光伏行业,天合光能被公认为国际化发展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任何一个真正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最终必然会走向全球化生产布局。只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经济才能向国际分工高端环节攀升,才能冲出转型关口。”高纪凡表示。
欧美“双反”本意是打压中国光伏产业,但事与愿违,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中国光伏企业主动走出国门,在发达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在新兴市场国家建设生产基地,实现了“全球制造、全球销售”。过去三年间,天合光能深度布局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荷兰,通过并购、投资建立4个电池和组件生产基地,产品一方面以自由贸易的零关税销往欧美市场,另一方面服务当地市场,实现了本土化运营。
无论是杭州G20峰会,还是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高纪凡都积极呼吁减少贸易壁垒,深化国际合作,用太阳能造福全球。截至目前,天合光能的海外产能超过2.5GW,在欧美市场的份额逐年提升,在美国还保持了全球领先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