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通知”,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2016年下半年,一份《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意见稿)》就在业界及媒体流传,由于征求意见稿提出,I类、II类、III类资源区的光伏上网电价将由2016年的0.8元、0.88元、0.98元分别下调至0.55元、0.65元、0.75元,而屋顶分布式“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和“全部自发自用”的补贴由目前执行的0.42元,下调至一类地区0.2元,二类地区0.25元,三类地区0.3元,降价幅度较大,业内讨论纷纷。
26日,让业内“惶恐”不已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终于水落石出:2017年1月1日之后,一至三类资源区新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下调到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通知指出,今后光伏标杆电价根据成本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而为继续鼓励分布式光伏和海上风电发展,规定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和海上风电标杆电价不作调整。
从小道消息漫天飞到官方通知正式下发,让不少业内人士长舒了一口气。对于此次电价下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我国光伏行业技术进步较快,光伏组件制造、光电转换效率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例如汉能的薄膜技术已经有很多项世界纪录。调整后的标杆上网电价,在现有技术水平下能够保障光伏发电项目获得合理收益,继续保持新能源项目投资吸引力,促进光伏全产业链健康发展。同时,保持分布式光伏发电价格不降低、少降低东部地区光伏发电价格,有利于合理引导光伏产业优化布局,鼓励东部地区就近发展新能源,减少煤炭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空气质量改善。
央企敢于“试水”,并不是“拍脑袋”
任何一家大型央企在选择踏足一个领域或者推进某个大型项目的过程中,都不会盲目进行。尤其是中建材、神华以及其他“试水”薄膜太阳能方面的企业,更不会“拍脑袋”决定。他们必然经过了深入分析、论证和探讨。最终选择投资薄膜太阳能电池,即表示央企对当前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的肯定,也是央企转型期过程中的一次慎重试水。毕竟,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到2020 年,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全部发电量的27%。火力发电的比例降低已成定局。
“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代表了光伏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会出现薄膜太阳能电池与晶硅太阳电池共存的局面,但是薄膜光伏产品将很快会在市场上扩大份额,并快速增长,最终以铜铟镓硒等为代表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将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对于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前景,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常务副院长庄大明曾这样表示。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汉能李河君更是坚信,用薄膜发电可以改变世界,汉能的铜铟镓硒已是世界最高水平。
怀揣此信念,从2012年到2014年,汉能先后收购了4家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薄膜太阳能企业,并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整合,一跃成为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商。
汉能在国外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
进入2016年,汉能的砷化镓双结薄膜电池的实验室转化率已经达到31.6%,单结转化率也达到了28.8%,持续保持世界纪录;汉能柔性铜铟镓硒电池溅射法冠军组件和共蒸法冠军组件转化率分别到达17.96%和17.7%,转化率已经不低于当前市场上晶硅组件的转化率。据有关人士分析,根据薄膜太阳能发展的速度,预计未来两到三年,薄膜电池转化效率有望超过晶硅电池。届时,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市场竞争力将更加强大,市场前景也将更加广阔。而《可再生能源规划》和《太阳能规划》的发布,也印证了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