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短短的10年里,我国的光伏产业经历了梦幻般的发展历程。从2005年在国际光伏市场上微不足道的份额,发展到2015年累计装机总量跃居全球第一,光伏产业俨然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历史最重要的里程碑。
繁荣的背后,危机悄然酝酿。2011年,欧美市场接连对我国光伏企业的主要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包括尚德在内多家行业巨头随后相继倒闭,光伏产业的寒冬突然降临。
然而在无锡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参会嘉宾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未来发展前景的讨论,却让很多人看到了中国光伏产业复兴的希望。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分布式光电目前在我国的占比只有21%左右。褚君浩相信,借助大规模间歇式边缘并网技术、大规模多能户部的发电技术、智能电网微电网的技术,构建智能化分布式能源系统,充分发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的优势,让能源互联网可以让亿万人能够在自己的家中、办公室和工厂里生产绿色可再生能源,在不久的将来,分布式将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一环。
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进行能源的转型。中科院院士、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国家能源局能源互联网专家组组长周孝信坚持认为,我们国家能源转型的目标,就是构建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能源系统。这个能源系统就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大电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密切结合的一个系统。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新能源分会理事长赵振元认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土地资源未来愈发紧缺,地面电站将逐步减少,在新疆、甘肃、宁夏这种边远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分布式发电可以实现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山地互补,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针对这一变化,调整思路就是坚持多元化发展,加快分布式发电的战略储备,加快扶贫光伏的战略储备,减少地面电站的依赖,同时加快企业间合作,将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赵振元说道。
中盛光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从15年开始,一直坚持发展分布式光伏。记者连线该公司CEO佘海峰,他认为,从技术逻辑上来讲,在所有的清洁能源里面最具竞争优势的实际就是分布式。“传统微网里面比重最大的是热电联供,光伏分布式可以在微网里面可以得到最大的应用,从技术角度来讲光伏更适合做分布式。美国市场的分布式是从家庭开始做的,因为美国的家庭用电或者欧美家庭用电电力成本都会比工商业企业高很多,而中国的光伏市场正好是倒挂的,所以应该从从工商业的分布式先开始做,后面再做家庭。从逻辑上来讲,在中国应该是优先分布式后面再发展大型电站,这才是一个正确的逻辑。”
“中盛集团看到了这样一个逻辑,因此去年年底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分布式绿色能源工商业解决方案。”佘海峰说道,“该方案推出之后,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特殊状况,我们还设计出了一整套企业评估系统和第三方检测系统和针对企业的第三方保险系统,让分布式产品做得更加有设计感。”
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利用方式之一,将成为我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尽管应用前景广阔,仍存在投融资模式和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难题亟待解决。未来能否成为我国光伏产业突围的突破口,还需要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