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格隆汇的所谓高能耗问题。
经过精确计算,得出结论,整个过程的耗电从硅石、硅砂开始,仅用1.17年就能把用的电量回收过来,并且我们万元产值能耗也远低于传统高耗能的产业。
关于产能过剩的问题。
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有竞争就要有过剩,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就是过剩经济,而且过剩是有利于竞争的,试想一下,如果供应等于需求,或者是供小于求,不可能激励竞争,做何种产品都能卖出去,还搞什么技术创新,也就无法鼓励竞争。所以说这是一个必然现象。
关键在于度的把握,竞争过剩不能过度过剩,要适度过剩。光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所谓的过剩也与传统产业不同,其过剩是带有成长性、结构性特点的相对过剩,不是绝对过剩,所以绝对过剩市场已经封顶,不但不增加,有的往下走。
说光伏过剩4、5GW,今年我们的产量就要超过5GW,这是相对成长中的一个过程。另外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比如说高效的,符合领跑者计划,这还不够。
再者,所谓的过剩就是组件,是产业里面最轻的轻资产环节,其投资相当于电池片的三分之一,或者是接近三分之一,以前自动化相当于五分之一,更不可能跟硅片和多晶硅来比。但是拿组件比照多晶硅的投资那就乱了。
关于补贴问题。
有的说骗补,实际上补贴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做法。因为从整个历史阶段来看光伏产业还处于培育期,尽管过了萌芽阶段,各国政府都在补贴,补贴就是为了将来不补贴,而且补贴的幅度也在快速下降,产业成本也在快速下降,三四年间下降速度很快。
市场问题。
因为光伏是朝阳性、战略性的产业。现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光伏市场都在增长,大家看到了它的战略性,它的朝阳性。好多发展中国家不去重复走工业化国家的“搞上去,再治理”的老路,而是在发展的同时,优选可再生能源,以此抑制气候变化的情况。
光伏产业作为具有朝阳性、战略性的产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发电成本快速下降,也为市场的推广奠定了可能的基础。再加上将来的市场还会演变,还会向多元化发展,从这角度来讲,市场前景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当前价格的合理问题。
最近连续报出低价,特别是领跑者项目,既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必然性有迟滞效应,由于市场特别好,基本上一年多价格没怎么降。如果我们慢慢降,从2015年的年初开始,一直降到2016年下半年,突然一下降下来可能感觉难以接受,但是这里面有一些必然性迟滞效应的因素,与把去年一年多的下降水平一下子释放出来有一定关系。
此外,还有预期效应,因为招标、投标、中标不是马上交货,换句话说明年交货是明年的价格,所以有一个价格下降的预期,这是必然性,偶然性不排除我们企业带有战略性布局的考虑。
另外领跑者基地的偶然性就是相对来说这个项目比较好落实,成本优势比较明显,而且这几个地区恰巧又是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所以有的企业,上半年比较好,下半年稍微利润少一点,,能够全年稀释一下,仍然是盈利。总之企业不一样,考虑的角度不一样,这里面有很多的偶然性。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