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深度】国际新形势之下中国能源该如何发展?

发表于:2016-09-13    

  (二)主要任务

1、立足国内能源供给,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

立足国内,加强能源供应能力建设,改善能源结构、稳定能源价格、保障能源供给,不断提高自主控制能源对外依存度的能力。面向未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创建新型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优化我国能源供给。

第一,加快优化我国能源供应结构,大力提高清洁能源供应比重,构建以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推进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利用,并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加快常规油气勘查开采,力争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特别是非常规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发展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第二,有效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双控制,落实节能优先战略,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加快重点领域用能变革,不断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第三,加强储备应急能力建设。完善能源储备制度,建立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战略储备与生产运行储备并举的储备体系,扩大石油储备规模,提高天然气储备能力,建立健全国家能源应急保障体系。

第四,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周边和沿线国家能源合作,扩大海外油气等能源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核电、水电、火电及特高压输电“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构建双边多边协调机制,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大力发展天然气,加强能源通道和网络安全建设

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结果显示,如果不能严格控制石油消费的话,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由2015年的62%,逐年提高到2030年的70%、2040年的80%,能源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相比而言,美国通过“页岩革命”获得了廉价的天然气,同时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了部分煤炭,减少了原油进口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了“能源独立”

目标。我国可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天然气。

第一,积极引导和培育天然气消费市场。完善规划和技术标准,促进交通用气快速发展。通过加强环境和质量监管,促进天然气替代分散煤炭、汽柴油的使用。尽快完善价格机制,促进天然气发电、分布式能源合理发展。

第二,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常规与非常规并重、陆地与海域并举,加快非常规天然气大规模开发,促进天然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尽快建立和完善天然气矿业权的招投标制度,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液化天然气进口,完善天然气进口格局,实现进口气源和进口方式的多元化。

第三,确保能源运输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安全可靠。加强能源管网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深度融合,构建不同能源管网、不同市场主体之间互联互通的现代能源运输和通信系统。分类推进能源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大规模储能、石墨烯材料、光热发电等前沿技术的研究。

3、推动建设长三角现代天然气市场体系,以天然气为切入点提升能源定价国际话语权

当前亚太地区没有独立、权威的天然气基准价,天然气贸易价格被动参考国际油价。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参照的与日本进口原油加权平均价格挂钩(JCC)的天然气贸易体系基准价格是英国天然气中心(NBP)价格的1—2倍、美国亨利天然气中心(HH)价格的2—6倍。这种进口天然气定价机制既不能反映我国国内市场天然气的供需状况,又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议价时处于被动地位。国际油气市场供过于求局面的持续发展为我国参与国际天然气定价带来难得的契机。我国应紧紧抓住国际能源价格低位运行这一重要窗口期,提升天然气定价国际话语权。

第一,推动建设长三角现代天然气市场体系,形成我国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产输销中心和价格承受能力强等市场优势,结合油气综合改革,尽快建立和运作上海天然气期货交易所,促进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快速发展,全面放开天然气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成长三角“一张网”、互联互通、多元化供应的天然气市场。同时,要尽快推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的储运服务与销售业务分离和第三方公平接入,建立相对独立的天然气区域调度中心。

第二,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海上天然气运输大通道。海上运输通道在国家能源安全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相关机构研究成果显示,过去十年,液化天然气贸易量翻了一番,已超过全球天然气贸易总量的1/3,今后几年仍将保持年均10%的增长。未来,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将主要取决于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运输船队。因此,要在推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以及储气和调峰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快建设并充分发挥舟山、宁波、洋山、如东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作用,打造海上液化天然气进口大通道。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阅读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第三届“光能杯”跨年分享会
第三届“光能杯”跨年分享会

2022年1月7日

中国-江苏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