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董明珠收购银隆:看好光伏与储能万亿级市场

发表于:2016-08-29 09:06:52     作者:刘俊晶 来源:经济观察报

关于董大姐打的如意算盘,似乎大家都猜错了。“我不是想造车,我是想要新能源技术,如果只是为了造车、为了造出格力的下一个一千亿,那格力和银隆的合作就是盲目的。”面对媒体对格力造车的质疑,董明珠的“答非所问”让台下一愣。8月23日,在连发32道公告带来多重利好之后,格力电器(17.720, 0.00, 0.00%)(000651.SZ)就收购银隆新能源及配套募集资金的方案举行了媒体见面会。格力电器CEO董明珠“董大姐”带着双方高管,首次向外界解答格力造车的疑问。

董明珠今年已经62岁了,是格力的精神领袖。发布会当天,董明珠一席长裙、保持着浅浅微笑,看起来心情不错。前一天还在成都洽谈银隆和当地政府关于客车订单事宜的她,看不出一丝疲惫。她手里拿着一部格力手机,回答记者讲话时掷地有声,并伴随着招牌式的激情有力的手势。在采访开始前,董明珠特地要求“临时”播放了一段关于格力自动化生产的视频。

当然,也少不了一如既往的关于格力手机的段子。“和我拍照要用格力手机。”说完,董明珠自己也忍不住乐了。当然,董明珠也并不认为自己是“外行造车”,她说:“格力造车不是跨界,电动车是电器产品的集合。”对于现有汽车企业大佬们对于造车门槛仍可将外来者挡在门外的观点,董明珠甚至直言,“汽车底盘技术根本不是问题,没有任何门槛。”这种感觉与当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汽车是“四个轮子+沙发”的“放炮”有点类似。

但是格力造车要怎么造?对此外界还并是不很清楚。8月23日,在停牌半年后,格力作价130亿元购买银隆新能源100%股权。继智能手机后,格力多元化跨界再下一城。十年前就有美的等家电企业造车失败的案例,所以此次格力涉足造车领域,外界褒贬不一,但董大姐依然表示早已经“成竹在胸”。“钛酸锂电池和银隆(新能源)是被埋在沙子里的金子,我们是要做把金子从沙子里刨出来的人。”董明珠说。

虽然董大姐嘴上说着并不急于造车,但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还是显得十分心急,“我当然想造乘用车,现在就想,但是现在国家政策问题(没解决)。”而记者也独家获悉,银隆新能源被成功收购后或将改名为“格力新能源”,并将在乘用车领域继续发力。与此同时,银隆新能源已与特斯拉和北汽分别接触,或将引入第三方造车伙伴。

格力新的机会是,国家将会给出近十家新的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造车资质。目前,仅有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获得,在剩下的八个资质中,格力或有机会获得一张珍贵的入场券。

串联格力的“电”

格力造车的动因是什么?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格力需要新的增长点。格力电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91.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5%。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64.02亿元,同比增长11.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5.32%;每股收益1.06元。而2015年,格力出现了近九年以来首次的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大转折,当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同比下滑28.17%,净利润同比下滑11.46%。

虽然董明珠对这种观点有点不屑一顾,其犀利地回应说“公司营收的变化与公司策略的主动调整有关”,但空调行业增长空间确实在逼近天花板,格力也面临着发展的困惑。正因如此,董明珠在手机领域和小米创始人雷军公开约下10亿元的赌注,给格力争得在新行业的入场券和创造出足够的知名度。在“三年内再造一个格力”的大目标下,寻找格力多元化业务的链接点使得董明珠开始把眼光投向造车行业。

但即便是造车——这个看起来不相关的行业,董明珠心中也有根线,把他们串联在一起。董明珠的想法简单而直接——格力所有的多元化选择是协同的,都离不开电,这成为串联在一起的关键。“空调、手机和电动汽车都需要电,未来手机可能成为智能控制终端,汽车更是所有电器的一个集合体。”

而新能源汽车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更是给了董明珠以想象空间。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17.7万辆和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达125%和126.9%。这样的高增长趋势和空间,也使得乐视、阿里等外来者纷纷以不同形式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想要在参与者众多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一杯羹,格力也不得不“另辟蹊径”。董明珠曾考虑过走比亚迪(58.350, 0.15, 0.26%)的路线,自己攻克电池技术。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早在几年前,格力内部也曾经悄悄成立了新能源研究院,但是在经过两年时间的研究和论断后,董明珠发现仅凭格力自身的资金和技术无法实现突破,对外寻求合作便成为最后的选项。在和多家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接触并几经环顾之后,董明珠将目光锁定了银隆新能源。

格力电器与银隆的合作并非偶然。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董明珠与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交集甚早。同为珠海市金湾区人大代表的他们曾有过多次交流,而真正将收购提上日程的时间点则在2015年下半年。“去年年底接触,到达成收购意向很快,也就两三月的时间,随后就对外宣布停牌了。”银隆新能源一位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但双方能够将收购事宜提上议程,背后的关键角色是珠海市国资委。

背靠大树造乘用车

在被格力收购之前,处于边缘地带的银隆新能源很少被关注。在2009年就开始制造电池的银隆早早将目光锁定在了市场并不看好的钛酸锂电池技术。2010年,银隆新能源斥资4900万美元(约3.25亿人民币)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AltairNano)53.6%的股权,掌握了钛酸锂材料的最新技术;2012至2013年,银隆新能源先后收购了珠海广通汽车、石家庄中博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从而拥有了国内整车制造资质。

至此,银隆新能源成为只有两家能够具备钛酸锂材料并达成动力和产业化应用的企业之一,另一家是日本东芝公司。对此,银隆新能源董事长助理、市场部总经理张斌也告诉记者,银隆在钛酸锂电池方面的技术是银隆最为核心的战略优势。但频繁的收购对于资金的消耗,以及钛酸锂材料仍处早期阶段难以大幅展开业务使得银隆新能源一度资金紧张,甚至曾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曾经中海油、神华集团等都和银隆有过合作意向甚至谈判,但最终都作罢了。”接近此次收购案和核心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就在危机关头,政策风向开始转变,钛酸锂电池技术进入补贴政策目录中。向来敏感的资本纷纷找上门来,在与格力洽谈合作之前,珠海银隆分别于2015年6月、2016年2月进行了两轮融资,中信证券(16.730, -0.07, -0.42%)、华融资产、东方资产等多家投资方共同注资数十亿人民币。

但在资金方面可以暂时缓上一口气的银隆新能源为何还是走上了被收购的路线?答案仍然是生存。“银隆(新能源)目前的主营业务是客车,但客车行业的天花板摆在那,银隆最大规模也就是200亿。所以必须涉足乘用车,虽然我们产品和技术储备都有,但造乘用车对于生产资质、资金和品牌力的需求都是门槛,与格力合作是思考再三的结果。”上述银隆新能源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钛酸锂(电池)具有安全、使用寿命长、充电快等优点,但是此前因为没有进入国家补贴的目录和续航里程短的因素,并不被汽车行业所看好。”一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纸记者,“现在钛酸锂已经可以享受同等补贴,续航里程短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慢慢解决。”也许,这样的回答足以成为董明珠愿意豪赌新能源汽车的答案。

豪赌还是抢筹?

格力此次收购珠海银隆过程中比较有趣的细节是,为了彰显信心并回应股东的质疑,除原定方案外,格力同时增发100亿元人民币进行配套融资,同时,董明珠通过自有资金近10亿元人民币参与了这场增发。该资金完全来自董大姐自己的“私人腰包”。这似乎在用行动向外界展示自己对此次收购和未来进入汽车行业的信心。

豪爽的董明珠直言说,格力电器在电控、智能制造、电机、精密模具等方面已经充分布局,而生产电动汽车所需要三大电(电池、电机、电控)中,除电池以外的零部件都可以与银隆快速匹配供应并与银隆产生协同效应。格力电器副总裁、董秘望靖东在采访中则进一步说:“格力以管理能力和对成本的掌控能力著称,收购银隆不仅可以实现核心技术、研发资源、供应链的协同,更可以使管理成本大幅下降、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并快速占领市场。”

目前银隆新能源的业务主要在客车市场,在乘用车领域因资质问题并没有展开。为此,在发起收购银隆新能源后的第一时间内,董明珠及其团队就已经开始和银隆新能源的管理层商讨乘用车的布局和生产资质问题。“在乘用车领域的造车,明年就会有进展。”经济观察报记者从知情人士独家获悉,“收购(乘用车生产)牌照和自己申请这两条路都在走。”董明珠甚至告诉记者,对于造车资质一事她一点都不担心。

记者了解到,银隆新能源在乘用车方面的产品布局已经初步成型,共分为四类,包括仿古车型、轿跑、SUV、MPV等。而在和格力团队协商过程中,双方对乘用车的定位和定价都偏向于经济型,并不会走高端路线。“未来不排除会引入车企合作,此前特斯拉和北汽的人都曾到访过,未来造车短板在哪儿,我们就引入相关的专业团队。”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此外,未来不排除格力方面会进驻银隆管理层,而银隆新能源借助格力现有9个产业基地布局也充满想象空间。

但外行造车的惨痛结局并不少见。做磷酸铁锂电池原材料起家的多氟多(37.970, -0.26, -0.68%)(002407)为造车曾斥资1.6亿元控股红星汽车,以求发力新能源汽车,并获取汽车生产资质,但最新的消息是其造车进程已经暂时中止,因为造车的难度比其预想的大太多。而即使是掌握技术的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也曾透露,进入汽车行业远比自己当初想象时难得多。

但格力的聪明恰恰是不孤注一掷。此次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一方面造车,另一方面也是上文说到的进军储能市场——银隆的钛酸锂电池、配套充电设施以及储能系统业务都是格力的收获。尤其是储能系统业务将是董明珠在退休前格力棋局中十分关键的一步棋。

“如果只是为了造车、为了造出格力的下一个一千亿,那格力和银隆的合作就是盲目的,钛酸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才是收购的最重要原因。”董明珠认为,钛酸锂电池在做储能设备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光伏与储能设备结合,那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至少四年时间内,我不会退休。”董明珠扭过头,精神矍铄。只是不知道四年后,董明珠心心念念的新能源车和储能业务,能否给她一个完美的答案。但眼下,格力的此次收购正受到深交所的质询,此次收购是否还存在变数尚未可知。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阅读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新闻排行榜

本周

本月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