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安徽省政府鼓励打造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

发表于:2016-08-08 09:47:26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

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安徽样板

(一)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23.发挥节能与减排的协同促进作用,严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能效“领跑者”制度。开展工业领域能效提升行动,制定并实施高耗能行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体系,持续提升重点用能行业产品能效水平。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建立完善全省节能发电调度管理系统,落实环保电价政策。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出台实施方案推进浅层地热能、空气能、光伏发电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深入开展“车、船、路、港”百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和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科技专项行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积极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创建5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能效“领跑者”单位,建设全省公共机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监管体系。严格落实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制定安徽省总量减排规划和年度减排计划。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实行倍量替代,严格控制新增量。

(二)着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24.主动控制碳排放,探索建立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发并推广应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综合运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手段,提高排放控制水平。积极开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创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城市和低碳城镇,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推广一批具有良好减排效果的低碳技术和产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安徽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持续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样板,全面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初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创建,编制规划,建设覆盖全省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持续推进省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建筑垃圾处置和再生利用试点、污水再生利用城市试点。推进煤矸石、矿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及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

(三)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5.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需求管理,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严格水资源论证制度,促进人口、经济等与水资源相均衡,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用水户取用水管理规范化建设,严格用水计划和用水定额管理,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各类节水载体建设,加快工业企业节水技改、农业高效节水示范推广、城市管网改造和节水器具推广,以及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严控无序调水和人造水景观。

26.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行用地规模总量控制,建立完善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激励机制,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督查,开展模范县市创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实施领导干部任期耕地保护责任离任审计。加强矿山土地复垦,确保矿山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100%。加快推进绿色矿业和绿色矿山建设,推行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监测考核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建设绿色矿业示范区。

五、保护修复生态系统,构建绿色秀美山川安徽样板

(一)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27.根据区域功能和发展导向,构建稳固的区域生态屏障,保障全省生态安全。建设农田林网、骨干道路林网,推进石质山造林绿化,构建皖北及沿淮平原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皖江绿色生态廊道,推进江淮丘陵区造林绿化,加强环巢湖生态绿带、城市森林、城郊绿地、水源涵养林、洲滩地抑螺林建设,建设长江防护林工程,构建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绿色生态屏障。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构建皖西大别山区水资源保护绿色生态屏障。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有效提高森林质量,构建皖南山区绿色生态屏障。

(二)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

28.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加强森林防火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善减灾控灾和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完善国有林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县级林权交易平台、收储中心和林业融资担保机构。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新一期林业血防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公益林建设,加快推进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林业提质增效行动,创新林业生态与产业发展机制和经营模式,打造具有现代林业特色和示范效应的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

(三)保护和恢复湿地与江河湖生态系统

29.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严格实施重要河流、湖泊、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实行水域占补平衡。完善生态水量应急调水措施,逐步建立江河湖泊生态水量保障机制。保护地下水资源,严格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控管理,突出抓好沿淮淮北地区地下水保护和超采区综合治理,建立淮北地区地下水监测评价系统,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编制实施安徽省水土保持规划,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构建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

30.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加大沿江、沿淮、沿湖湿地恢复和崩岸治理力度,开展青弋江、裕溪河、水阳江、皖河、秋浦河等重要支流治理,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风景名胜区。

31.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在两淮矿区实施土地复垦、交通水系治理、沉陷区地下充填治理,探索农业建设、水产养殖、旅游发展等综合治理新模式。继续推进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工程,加快新建村庄(小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

32.编制安徽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和评估,逐步建立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观测体系。加强珍稀濒危和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实施水生生态养护,恢复江湖鱼类生态系统完整性。建立省级种质资源库,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和控制。加大力度保护和建设自然保护区,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新建一批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定期开展全省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从严控制自然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33.建设气候变化风险及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预测预报和综合预警系统,科学评估气候承载力,健全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体系、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研究。

六、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打造蓝天碧水净土安徽样板

(一)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34.实施《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严格实行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双考核”制度,突出重点领域大气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工业污染治理,持续推行清洁生产,加快重点行业企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全面完成重点行业、区域、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强化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治理城市扬尘,严格执行《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规定》。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安徽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全面淘汰黄标车。加强秸秆禁烧监管。加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实现城市PM2.5监测与控制全覆盖。

(二)加强水污染防治

35.实施《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巢湖、淮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和项目,制定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做好淮河流域枯水期污染联防工作。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环境整治,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贯彻落实环保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实施瓦埠湖、太平湖、黄大湖、焦岗湖、佛子岭水库等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工作。

(三)加强土壤、重金属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36.制定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逐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编制安徽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强化源头防控,严禁在重点区域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引导涉重企业集中生产、集中治污,推进重金属废水、废气深度处理。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强化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管理。建立健全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等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37.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加快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管理模式。重点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及节肥行动、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节药行动,建设化肥减量达标综合示范区、主要粮食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区。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制度,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优化渔业养殖模式和品种结构,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

(五)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38.以“三线三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垃圾污水治理、建筑治理、广告标牌治理、矿山治理和绿化提升行动,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的沿线、沿边风景线、景观带和城乡社区,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加快推进全省“三区两线”(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区等重要居民集中生活区,重要交通干线、河流和湖泊沿线)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强化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

七、加强法治建设,构建系统完整的安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一)健全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

39.及时清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或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推进《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等修订工作和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湖泊管理与保护、建筑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领域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工作。

40.清理和修订现有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地方标准,研究确定节能环保技术标准目录,建立完善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按照国家要求完善我省水资源节约保护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修订能耗、地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方面标准。

(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41.根据中央部署,稳妥推进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逐步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推进确权登记法治化。

42.根据中央部署,推进划定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工作,实现能源、矿产资源等按质量分级、梯度利用。

43.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执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制定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方案和河湖水域岸线管理办法,健全完善河湖长效管理体制机制。

44.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调整和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纳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明确各类限制区、禁止区的管理要求和准入条件,严格准入管理。

(三)严守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45.强化能耗强度控制,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制。合理确定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

46.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和责任机制。

47.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相应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48.健全森林、湿地资源监管体制,严守全省林地、森林、湿地、物种等四条林业生态红线,管控面积8205万亩。制定天然林保护规章。

49.稳步推进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

50.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超过或接近承载能力地区,实行预警提醒和限制性措施。

(四)严格环境监管制度

51.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行企事业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优化环评分级审批制度,强化规划环评。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制定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建立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健全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并实施综合防治方案,建立健全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区域联防联治新机制。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执法长效机制,出台全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强化基层执法队伍、环境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建设。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厉惩处违法犯罪行为。

(五)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52.探索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有序推进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巩固和完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

53.研究制定安徽省建设项目占用河湖水域补偿办法。

54.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长效机制。

55.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稳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推进市、县两级建立地方公益林补偿机制。争取国家在我省扩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范围。

56.制定出台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技术指南和技术规范,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

(六)完善经济政策

57.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统筹有关资金,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领域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文明领域统计监测能力建设等加大支持力度,对巢湖流域、黄山市、蚌埠市、宣城市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给予倾斜支持。建立省级大气污染防治财政保障机制,编制大气污染防治年度滚动预算计划,保障秸秆焚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投入。“十三五”期间全面推开政策性森林保险。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逐步将资源税征收范围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

58.深化水价改革,在全省设市城市(含县级市)全面实施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实行增量气与存量气价格并轨,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59.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60.推广绿色信贷、能效信贷,探索排污权抵押等融资模式。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探索开展巨灾保险制度建设。

(七)推行市场化机制

61.加快推行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及环保标识认证管理等机制。

62.制定安徽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全省排污权核定与交易动态管理平台,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全省新建工业项目通过交易获得主要污染物排污指标。

63.建立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核查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探索并稳步推进用能权交易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快污染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动建立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环境事故保险赔偿的治污新机制。

64.探索并稳步推进水权交易制度建设。

(八)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

65.强化统计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动,建立健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统计体系,逐步推进各项资源环境要素的统计监测核算能力建设。

66.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探索省级资源产出率指标计算方法,逐步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建立健全与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相匹配的基础统计体系,探索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核算体系。加强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安徽)能力建设,加快全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体系建设。

67.健全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网络体系,开展森林、湿地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68.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制定生态检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加快节能检测、机动车尾气检测、环境空气质量等检测机构建设。

69.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按照企业风险等级实施差别化管理。

(九)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70.实行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按照安徽省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要求,适时修订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强化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科技创新等指标约束。

71.探索设计我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基本框架,推动建立分工明确、统一协调的自然资源监测和统计体系,开展编制主要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核算账户试点。

72.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73.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八、弘扬生态文化,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安徽样板

(一)提高全民意识

74.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报道先进典型,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75.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小学教学活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内容。

76.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整理出版生态文化系列科普读物等一批文化作品,打造生态文化教育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农民文化乐园等开展讲座、展览,宣传生态文化。

(二)开展“三河一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77.着力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皖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统筹城乡建设、产业布局、岸线资源开发,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重点培育智能化、绿色化新兴产业。加快宣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绿色承接为核心,积极开展合作共建,为探索建立跨地区产业承接合作机制提供典型示范。

78.着力构建人水和谐、绿色共享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以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保障,以流域水质改善为重点,以国家级绿色生态食品基地为依托,加快流域综合治理和沿淮生态走廊建设,积极培育后发地区绿色发展优势。加快蚌埠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核心,为老工业基地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典型示范。

79.着力构建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积极探索发展观光与休闲农业、健康养老产业、低碳排放高技术产业,深入推进跨地区跨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探索建立世界一流大黄山国家公园为目标,为生态环境优质区绿色发展提供典型示范。

80. 着力构建城水共生、宜居宜业的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创新区域联动机制,加强流域水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建设环湖生态产业带和特色城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高技术产业、休闲农业和绿色农产品基地,为我国大江大湖综合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典型示范。

81.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任务,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县、乡镇、村)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82.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加快推进合肥、芜湖等国家和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形成符合我省水资源和水生态条件、各具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83.持续推进安徽省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在党政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家庭等领域广泛开展俭以养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定期公布绿色标识产品目录,引导公众优先选择绿色标识产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限制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深入推进限塑工作,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贯彻落实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不断提升绿色采购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全面推行绿色办公。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

84.开展绿色低碳出行行动。推进国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省建设,按照绿道标准改造建设步行和自行车道。优化公共交通车辆结构,逐步提高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比例,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向周边延伸,对具备条件的城乡、城际客运实施公共交通化改造。

(四)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85.加强生态决策民主化,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和生态环境。建立政府部门与公众、企业有效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强化公众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提高公众参与度。积极培育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支持其开展生态文明公益活动,积极稳妥开展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公益诉讼。

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统筹协调。成立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省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协调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抓好贯彻落实。制定并组织实施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省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各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各地各部门在编制相关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与本实施方案的衔接,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各市、县要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加大财政投入,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保障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定期检查或专项检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