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林进一步指出,推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牢牢把握三个关键环节,即坚持“抓点、连线、扩面”。一是“抓点”。即实施“领跑者”计划,做强龙头企业。
二要“连线”。就是提升光伏产业链条。把建设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推进产业配套,推进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益。要在进一步发展多晶硅、单晶硅、有机硅、光线等原料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单晶硅电池片、多晶硅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配套产业,做好光伏节能灯、光伏建筑材料、汽车配件等高技术产品研发,使光伏产业成为一个完整体系。
三要“扩面”。就是发展“互联网+”。以大数据为支撑,以互联网为基础,已经成为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标配。发展“互联网+”,从材料产品的平台,到光伏电站运维平台,再到光伏电站交易平台等诸多平台的出现,将有效解决光伏产业盲目扩张、光伏产业融资难、光伏电站质量无法被有效监督等制约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
创新驱动光伏产业转型升级
梁志鹏在论坛上表示,企业应从技术、应用、投融资、市场以及政策管理五方面创新,实现光伏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一,技术创新是根。最根本的就是要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这是“十三五”时期光伏产业发展最根本、最基本的任务。各部门密切配合,现已加大了对技术进步的政策支持力度。工信部已经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而且在组织开展智能制造,已经把一部分光伏制造企业纳入智能制造的示范项目范围。
第二是应用创新。现在光伏的应用已是千姿百态,各式各样,因为光伏可以渗透到各行各业,可以在各领域,各种规模,各种方面,大量使用。可以看到,光伏在工业的应用、光伏与农业的结合、光伏与渔业养殖的结合、光伏与扶贫的结合,光伏市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光伏产业也在谈“光伏+”。光伏加上各种领域就是光伏应用的创新。按照双创来推进光伏应用的创新,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三是投融资创新。光伏最需要的是资金,不管是光伏的制造产业,还是光伏电站的投资,最需要的都是投资。产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方面的创新,能够降低光伏应用的成本,希望在多种“光伏+”的应用中,土地和场地成本也可以降低。
第四是市场的创新。随着光伏电站在西北地区气荒的风险,政府希望把光伏发电转移到东部,在这些地区实现更大发展。但面临着市场条件和土地的问题。应通过电力改革,在输电价格方面给予分布式光伏更优惠的条件,使得东部、中部地区分布式光伏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五是政策和管理的创新。光伏产业是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更需要政策扶持,政策对光伏发展的保障和推动作用非常重要,必须进行创新。希望在政策和管理方面的创新措施,能够为光伏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对于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赵华林补充道,政府首先应对创新提供支撑。
创新是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要把创新能力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强产学研用对接,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转型升级项目,突破转型升级产业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要围绕核心技术持续研发攻关,力争形成一批在光伏产业领域有核心专利的拳头产品。要完善品牌培育、发展、保护机制,在光伏产业中,加快创建一批“中国名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光伏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做支撑。”赵华林表示,光伏产业要加强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要把汇集人才作为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才环境。要采取有力措施培养一批专家学者,形成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囊团”;要建设一批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作为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桥头堡”;要创建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打造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
把握三大环节 推动光伏产业转型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光伏发电每年将新增1500万kW到2000万kW,继续保持全球最强劲的增长,业内人士判断,“中国光伏发展显然已经超越起步阶段,到了一个成熟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