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11年香港上市IPO中,国电科环所募集资金分配计划环保业务占比25%、太阳能业务占20%、风电业务占比10%、节能业务占比5%、其他用途40%(包括研发、偿还贷款、企业运营资本等)。而如今回过头看,占募集资金比重20%的太阳能业务发展并不如预期中理想。
根据公开报道称,受惠于绝对控股母公司国电集团,国电科环超过50%收入贡献来自于集团内部。其中,作为一大业务板块的风电业务中70%的风机订单来自于集团内部。
然而这名环保排头兵和可再生能源主力军,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太阳能领域频频失利。
调整优化资产结构
2016年的国电科环正在经历艰难的“瘦身”集约转型之路,几大业务板块同时反应不理想,使得这个环保巨头转身困难。近几个月来,出售资产的消息频频放出,国电科环在各个板块都采取了剥离不良资产、优化调整的措施。
2015年中报显示,国电科环净利润-13451.60万元,同比减少187.92%。根据该公司年报,国电科环将近两年受到的挑战归结于一系列原因。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火电厂脱硝设备建设高峰期已过,市场剩余额较小,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并且预期脱硝行业在短时间内发展都将处于较大的压力之下。
另外,由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下调,导致发电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间接影响节能环保市场,使节能环保市场低成本竞争更加白热化。其中,节油点火业务市场需求预计将长期维持地位稳定。
另一大板块可再生能源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据国家能源局2015年1月12日发布《关于取消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未核准项目有关要求的通知》中,取消的风电项目中,国电集团五个项目共计34.65万千瓦时被取消。弃风限电问题加剧,抢装热潮过后,短期内风电机组制造产能过剩加剧。今年1月,国电科环公布出售国电联合动力(潍坊)佛年公司60%股权,代价约844.2万人民币。
此外,在2015年年初,由于计提光伏薄膜产线等资产约6亿元减值导致当年亏损。而2015年国电科环收入比2014年上半年相比,减少5.6%,这其中大部分减少比例都是源于太阳能业务的下跌。其中,太阳能产品及服务业务减少人民币1,049.0百万元,减少率约77.4%。主要由于该集团光伏电站EPC业务收入减少及太阳能电池组件销售减少所致。
自上市以来,便有投资者认为,太阳能板块是国电科环业务中“鸡肋”的部分。而开始2014年起,国电科环太阳能业务已经开始出现明显下滑,其中承担的EPC项目总容量比2013年减少483MW,减幅高达80.1%。
在2015年上半年,国电科环太阳能产品及服务业务大幅下降,太阳能EPC在建项目容量仅为85.1兆瓦。
为优化产业结构,2015年下半年开始,国电科环开始频频剥离不良资产,开始将业务收拢于优质的环保节能、风电资产上。
2015年9月中旬,国电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挂牌转让北京龙源冷却技术有限公司60%股权,转让价为9668.85万元。11月,国电科环公告公布,通过线上公开拍卖程序,向独立第三方嘉铭出售龙源冷却全数60%持股,代价2.84亿人民币,预计股权转让收益2.08亿人民币。
在结构调整中,最大的动作则是在太阳能业务领域的全面退出。受太阳能业务拖累严重,2015年下半年开始,国电科环开始清盘光伏资产,将大部分光伏电站等资产挂牌出售。2015年年末,国电科环公告称,将关闭年产能为180兆瓦的晶硅电池生产线、年产能为400兆瓦的组件生产线及年产为60兆瓦的6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公司。而太阳能EPC业务减少,关闭的生产线必然会给2015年的财务报告带来一定影响。但截至目前,国电科环并未明确表示要彻底退出太阳能产业。
日前,国电科环公布,向控股股东国电集团27家附属分别转让若干脱硫脱硝资产,包括营运所需原材料在内的存货及设备、设施及楼宇在内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涉及现金总代价33.9亿人民币。估计出售确认收益约2390万人民币。而此次交易系国电集团内部控股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因此构成公司关联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