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来,被巨额亏损严重拖累的全球光伏巨头英利绿色能源“虎落平川”。在中国北方进入这个二十多年来最为寒冷的冬季,总部位于河北保定的“昔日之王”似乎感受到了白衣骑士们带来的温度。
1月20日晚间,一个关于“银监会力推英利重组”的消息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渠道广泛传播。这份被业界解读为“政府力推英利重组”的传闻,来自“《英利集团资产债务重组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和会议纪文”(下称《纪要》),预示着中国光伏业内已经传闻多时的英利重组大戏已拉开战幕。
《纪要》显示,银监会和国家能源局支持对英利集团进行资产债务重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尽快研究制定重组方案,上报国务院。《纪要》要求成立英利集团金融债券人委员会,由国开行担任主席行,进口处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银行为副主席行,尽快对英利生产经营和资产负债状况进行调查摸底,会同英利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债务重组方案,实现银企双赢。
对于上述消息,界面新闻未能获得银监会和国家能源局的置评。
1月21日上午,英利新闻发言人王志新在回应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证实了上述“非官方传闻”。
界面新闻从权威渠道获悉,目前已经有接近十家财团向英利抛出绣球,希望在光伏应用日益狂热的中国绿色电力领域抢得先机。
英利大本营所在的保定市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当天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就在上个月(2015年12月底),还有多家意向投资者来到保定,派遣情报调研团队对欲重组英利的组织前期尽职调查。“感兴趣的很多,有的沟通了不止2-3轮。”这位官员透露,在接踵而来的各大实力雄厚的重组客中,以北京的大型中央企业为主,其中也有几家来自江苏、广东及浙江的产业大鳄。
在被天合光能取代之前,英利在2013年前多次稳坐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的头把交椅。并且是2010年南非、2014巴西两届足球世界杯的唯一中企赞助方。
对于上述说法,王志新没有给予否认。他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态度鲜明地表达了将帮助英利走出困境,英利接下来会快速推进和落实,达到多方共赢。“银行的态度非常积极和坚决,推进英利债务重组。”他说,“现在我们债券银行比较集中,主要是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相信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尽快走出困境。”
根据银监会等国家部门相关规定,英利将本着“银企共赢”的原则进行资产债务重组。
“网传的《纪要》,是国开行成立债委会之后,向所有商业银行发公开通知,告诉他们成立债委会的事项,以及请跟英利有债权债务关系的银行进行登记,相关银行接到通知之后,就知道这个情况。消息人士通过一些非官方的渠道拿到,进行了传播。”王志新说。除了担当公司新闻发言人,王志新还担任着英利掌门苗连生文字大秘书的角色,几乎参与了英利众多的重大信息发布。
另外,英利首席财务官王亦逾向界面新闻记者否认了英利在重组方案中全面退出光伏业的传闻。“这肯定不是重组的方向,文件强调的是银企共赢,各方都会根据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
这份《纪要》显示,英利所处的光伏行业是朝阳行业,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大力支持,出台系列利好政策助推产业发展。
《纪要》称,英利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掌握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全球光伏知名品牌,在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中起到了“扛大旗”的领军作用,为中国光伏品牌起到了代言人作用。
王亦逾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英利希望突出“银企双赢”尽快度过当前困境。战略重组是商业行为,行业前景广阔,英利的市场、技术、品牌等核心竞争力都在,主要问题在于债务成本高,而不是市场、市场竞争力丧失。“英利会非常重视这个机会,积极配合重组工作,处理好投资者、供应商和广大员工利益,达到银企共赢的最佳效果。”
不过,英利上述高层未向界面新闻透露此次对英利伸出援手的企业名称。“未来入局的战略投资者,肯定是认同光伏产业发展的前景,有实力和战略眼光的企业,会巩固英利光伏行业的龙头地位。”王志新说。
事实上,自下半年以来大宗商品特别是石油价格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从供给侧发力推动结构调整,在这种复杂的内外形势下,面临着资金链紧张折磨的英利,仍然保持了韧劲。
2015年三季度,英利部署了很多灵活战略,比如高利润率订单可以优先全额支付。并加深了与国内长期客户的合作,在与国内工程商国缆集团的合作中,签订了170兆瓦组件供应合同,这是公司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单笔定单。
英利还与光伏农业开发商“昌盛日电”携手,签订了共计130兆瓦的供应合同。目前,英利采用了更加严格的销售策略,优先选择付款条件好和有价格竞争力的订单。截至三季度,上述应急措施带来效果,英利共签订了累计350兆瓦的全额预付合同,协议以现金付预付款,大幅提高了资金的周转。
英利董事长兼CEO苗连生还拿出个人资产抵押,高管层主动降薪甚至零薪。2015年10月,在一系列降成增效及变卖资产等措施影响下,英利及时偿还了大部分到期的中票给予投资者信心。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英利通过代工等方式将整体产能利用率提高至70%,不但降低了单位成本,综合毛利率也由上个季度的6.3%增长至8.6%。考虑到资产减值影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16%。
经营有些起色,但英利当下仍然在巨额债务的泥淖中挣扎。根据2015年三季度财报,英利净亏损达到41.6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1.9亿元。同时,高达184亿元的流动负债,流动资产仅为110.89亿元,货币资金仅剩16.05亿元的财务困局,让英利有没顶之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