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国家能源局于12月15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能源局等有关部门下发的《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文件在业内广为流传,该意见稿对目前太阳能利用的情况和未来“十三五”期间的规划进行了说明,并要求各下发机构于12月30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
针对这个文件,小编对内容进行了梳理,罗列出几大看点,供各位参考。
该意见稿主要针对太阳能利用的两种形式: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进行了规划。
一、当前太阳能利用情况
1、发展的水平
光伏:“十二五”以来,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截至2014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805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二,年发电量约250亿千瓦时。
国内外市扬比例趋于合理,我国光伏电池组件制造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光伏电池组件产量超过3300万千瓦,占全球总产量的70%,在全球光伏电池组件产量排名前10名企业中,我国占据6席。
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光伏制造产业继续向高效化和精细化发展。多晶硅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光伏电池质量位居世界前列,产品效率平均每年提升约0.3~0.4%,产业批量化生产的多晶硅大阳电池转换效串已经达到17%以上,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5.5%,先进电池产品转换效率巳超过20%。光伏设备国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
政策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太阳能产业各项生产服务、标准逐步完善。
光热:太阳能热发电行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启动试验示范项目并有部分太阳能热发电站并网运行,形成了太阳能热发电行业指导性文件。截至2014年底,全国巳建成实验示范性太阳能热发电站(系统)6座,装机规模为1.38万千瓦,约20个试验项目(140万千瓦)处于前期阶段。并于2015年11月全国范围启动了约100万千瓦的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并出台示范项目临时电价机制,为下阶段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2、面临的困境
该意见文件指出,太阳能产业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光伏:光伏发电成本降幅接近70%,己经达到1元/千瓦时以下,但与火电、水电等常规能源发电相比,仍然是常规能源发电成本的2倍左右,发电成本、资金等经济性原因仍是制约太阳能发电发展的主要因素。
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国家平台,技术储备不足,在我国内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动力不足,是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
光伏发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建设无序的问题,全国规划与地方规划、全国年度计划与地方年度计划、相关各级规划管理协调机制间的协调仍需进一步加强、完善。
适应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电力交易体制、金融创新体系及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也对光伏发电市场的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形成较大制约。
光热:除去与光伏发电所面临的同样问题外,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尚不成熟,发电成本也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化发展。
二、“十三五”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是我国推进经济转型、能源转型、体制创新、技术开放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环境和形式出现新动态、新变化,能源消费增速进入换挡期,能源结构调整进入双重更替期。将为太阳能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形成长期利好影响。
另外,在大气污染治理及气候变化的压力下,清洁能源替代速度将会不断加快,为太阳能发展提供了动力。
但是,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未来能源成本竟争压力大,对太阳能发电市场拓展也将形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