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朱共山不是一天了,毕竟他是老红最佩服,也是最成功的光伏企业家。为此,老红曾不无遗憾地告诉朱共山:没写他的原因是因为还没有找到他特别重大的战略性错误,说一些没特点的话老红又没兴趣。
光伏产业是规模经济,战略上不容丝毫闪失这一条是应当贴在企业家们床头上的,也是老红考量大型光伏企业家的第一条。因为这个产业动辄几十亿,一个闪失企业就会有灭顶之灾。从老尚德过去的覆亡,到赛维至今的一蹶不振,再到还在等待明天中的英利,都能看到战略选择功败垂成的痕迹。
在中国前十大光伏加工企业中,战略正确、发展稳健的数字过半,战略正确、发展快速的数字则少之又少,保利协鑫一定是少之又少中最少的那一个。无论是2006年的成功转战光伏,还是快速成为全球最大硅料、电池片供应商实业手段的每击必中。无论是2009年蛇吞大象地收购江苏中能,还是2014年实现多项意图地收购超日太阳资本手段的长袖善舞。从过往的经历看,只要朱共山想要进入的细分市场,“大”的位置别人就无人能与争锋了,而且无论中外。如果一定要找到朱共山在光伏的败绩或者遗憾,老红以为恐怕只有因平台搭建失误,使得保利协鑫在光伏终端市场的争“大”之心难免成为“醒得早、起得晚”的经典。而这一晚就有两年了吧?也许恰恰是这两年,会让朱共山有了永远也实现不了的遗憾。
战略选择慎重且坚定不移,这类人一般来说是轻易不变的,或者说不好意思说要变的,这是老红对朱共山的一个判断。可事实并非如此,早几年朱共山信誓旦旦地说过不进入组件生产环节,2015年将超日太阳重组成协鑫集成后,已经事实实现组件产能4GW。这一变,既让光伏产业“全产业链”与“专业化”孰是孰非的争论更加复杂,也让老红看到了朱共山的另一面。
就在保利协鑫不断地“大”,让人们关注它会“大”到什么样子的时候,朱共山却又突然变阵,开始谈“小”了。
不久前,朱共山在《从制造到智造,光伏企业做精做专做优》一文中说:“把企业做‘小’主要是从体制机制方面的考虑,一定要把创新落到实处……未来的发展路子还是做专做优,一定要把有限的资源专注聚焦。”
对朱共山从“大”到“小”的哲学一时恐无人能够质疑,这既是因为朱共山过去总是对的,又是因为现在“小”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征。比如去年开始,张瑞敏把海尔6万多名员工拆分成2000多家小公司,号称“创客团队”。在老红看来,对于保利协鑫,“大”是事实,更大是必然,“小”是手段,“小”是为了“大”的结果。但能否处理好“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实现“每个平台都成为各自领域的行业龙头,然后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形成平台间强强联动”,才是对朱共山“功力”的全新考验。
排在全球前十中的中国光伏加工企业,都是世界级的巨无霸,如果一定要在他们的未来发展中猜想伯仲,对于光伏产业这种将会更高速发展的规模经济,老红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感知:当一些企业家还在拼资金的时候,一些企业家已经在拼哲学了。
过去两年,老红所以不断点评汉能而极少点评晶硅产品企业,甚至保利协鑫副总吕锦标专门邀请老红前往企业学习了两天,感触虽多却只字未动,只是因为老红的一个困惑:对于大型光伏加工企业的未来十年、二十年,晶硅路线企业看得再清楚不过,它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资产规模从100亿变为10000亿,拼资金规模的商业模式却好像难有根本变化;薄膜路线企业则完全不同,会有太多今天你想不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涌现。作为行业研究人员,前者让老红找不到兴奋点,后者让老红充满了好奇。
现在可能不同了,朱共山“小”的哲学引起了老红的兴奋点。
参考资料:
《诺基亚之死、三星酿悲剧、百度埋祸根,他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
《重大资产重组获批协鑫集成将拥有逾4GW组件产能》
《保利协鑫“蛇吞象”朱共山27亿撬动263.5亿》
红炜
2015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