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高要求,也意味着高投入,现在已经成为公司总经理的李纲补充说,当时他们几乎把所有的资金用于工厂建设,甚至没考虑建设办公室,最紧张的时候,一群人围在一个乒乓球桌上工作。“乒乓球桌不够用的时候,我们几个员工就轮流工作,谁处理完工作,就让给其他人。”李纲认为, 作为光伏行业的后来者,要想在已经成为血海的光伏制造业中生存下来,必须要有全新的理念,而不是盲从现有的生产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忙碌,赛拉弗迎来了第一个考察客户——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组件销售商。当席军涛带着他来到那三间大瓦房时,这位意大利人倍感吃惊,与别的国内光伏企业高大上的办公楼比起来,这里显得格外寒酸,他疑惑的望着席军涛,询问是否走错了地方,席军涛只是笑笑,将他引入车间,当这位意大利人从车间走出来后,他竖起了大拇指,”我考察过很多中国工厂,但是要说工厂的技术要求和管理理念,你们是我见过的最认真的制造企业。”
像这样的场景,在创业阶段,他们遇到很多,就是在这种解疑释惑中,赛拉弗迎来了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10月,企业产能已经达到1.4GW,是全球第一家通过“Thresher Test”三倍严苛于普通认证标准测试的光伏企业,也是全球第一家通过On-site Power Measurement Validation即光伏组件功率测量评估体系认证的光伏企业。同时,企业还入选了了江苏首批示范智能车间。这对于一个正身处行业寒冬,且成立仅5年的公司,发展速度之快让业界称奇。
引入半导体理念做光伏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则是市场对与企业产品的认可。席军涛认为,企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并不是自己使用了比行业先进的设备,而是源自于对技术的和管理理念的执着追求。
2012年,赛拉弗在全行业率先研发推出了ERP管理系统,简单的说,这套系统就是一个可溯源体系,它记载了一块光伏板的制作信息,每一道工序进行了怎样的操作、操作者是谁、他操作了哪些步骤等都被记录下来。客户发现质量问题后,即可扫描条码,准确获知制作信息,并反馈给赛拉弗。这一系统实现了对产品的全周期监测,让制作环节更加规范,出厂产品质量大大提升。
光伏组件在出厂时,都要进行EL检测,这种检测类似于医学上的X光,主要检测组件是否有微小裂纹,行业内的企业,对每一个组件的检测基本是一次,裂纹不超过两处,就可以出厂,但是赛拉弗要求检测必须达到三次,所有出现裂纹的组件不能出厂。
像这样的高要求,在赛拉弗还有很多,作为长期从事半导体行业的席军涛来说,他希望能够将半导体的管理理念引入光伏行业,“半导体的一个元器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如果它被装载手机上,就有可能引起爆炸,伤及生命,所以半导体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要求极高。”
席军涛希望自己的企业在制造的伏组件时,能够像制作精密的电子元器件一样。“不管是ERP系统还是EL检测,并没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其他企业都可以实现,我只是把做半导体的理念放在了光伏组件上,严控产品质量,改变过去作坊式的粗狂生产模式,而这也是我们快速发展的关键。”
谈起未来的打算,席军涛及李纲他们有着自己的判断,他们认为,赛拉弗从成立以来,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行业巨头还有不小差距,要想在业内站稳脚跟谋求更好的发展,就应该专注于我们自己的优势领域,而不是去完全复制大型企业的步伐,“业内大佬的脚印,对于我们来说有可能是万丈深渊。”
就在今年,赛拉弗将沿用多年的宣传语,从“改变,让一切更好”换成了“改变·未来”,谈起这一变化,席军涛表示,在刚刚进入光伏行业时,国内的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模式较为粗放,赛拉弗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行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而现在,赛拉弗在行业内已经站稳了脚跟,他希望企业有一天能够引领行业发展,为中国的光伏制造业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