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在国内,集中式大型地面电站目前仍是光伏发电的主要实现方式,但考虑到土地资源、电网送出能力和国家补贴资金压力等诸多限制因素,很多业内人士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即地面电站的发展将放缓,未来国内的光伏市场,将是分布式的天下。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金投向分布式光伏,屋顶,特别是那些最有发电和盈利潜力的优质屋顶,正像土地一样逐渐成为各方争夺的标的。但是,什么样的屋顶最值钱?
1、大屋顶最稀缺
目前,国内工商业屋顶电站的主流开发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即分布式光伏开发商与屋顶业主——同时也是用能单位——签订合同,租借其屋顶建造光伏电站,所发电量按低于工商业电价的价格卖给用能单位,以此抵免屋顶的租赁费用。因此,经济性是评价屋顶光伏项目的首要标准。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特征:
屋顶的业主单位最好是经营稳定、屋顶结实的用电大户。
高耗能业主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才能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国家政策鼓励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国家发改委价格司2013年第1638号文件规定,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全电量补贴的政策,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其中,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
工商业业主如果能将光伏发电全部自发自用,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因为按现行政策,自发自用部分的每瓦收益等于原本的单位用电价格加上0.42元的国家补贴,而余电上网部分的收益只是标杆上网电价加国家补贴,目前各地工商业用电价格远高于标杆上网电价。
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商将电卖给业主,是按照工业电价标准0.9元加上国家补贴0.42元,合计1.32元/度,财务模型清晰可预测。一旦业主消纳不了,余电上网部分,是按照脱硫标杆电价加0.42元补贴,合计0.82元/度左右,财务模型完全不同。钱晶表示,不稳定的财务模型影响了投资收益计算,对推广分布式光伏项目不利。
可开发规模是区分屋顶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规模1兆瓦的项目与5兆瓦项目相比,二者前期开发的成本基本相同,投资方当然更喜欢大体量的屋顶项目。
地理位置的不同还可以删除掉很大一部分屋顶。国内目前适合大规模开发分布式光伏的省份很少,一类是上海、浙江等地方补贴高的省份;另外就是当地电力供应紧张导致工商业电价高的省份,比如广东。
因此,在分布式光伏开发者眼中的优质屋顶需要包含如下特征:业主运营稳定并且电耗高;屋顶存续期长;适合开发5兆瓦以上大型屋顶电站;地方补贴力度大或当地工商业电价高。符合上述标准的屋顶资源相当稀缺。“最好的屋顶大部分都是国企、央企和大型上市公司的,小民企敢保证稳定经营20年的都不多,更别说满足其他条件。”一位业内投资人士表示。
小编点评:如今,到处都有光伏电站自家建设的新闻,就是自家用的投资较小,规模也小,想要见到更多漂亮的光伏电站屋顶,光伏企业们可要努力开发电站规模咯~~
2、小屋顶也有春天
面积小的屋顶,能提供的光伏发电量对工商业业主的吸引力天生不足。这些屋顶可以尝试打包组成大项目再出租。宜家就是这样做的。
宜家将其在中国区的十多家门店屋顶集体打包,并带动67家供应链企业的屋顶,一起加入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计划。宜家可提供的屋顶单体面积不大,在已建成的9座屋顶电站中,规模最大的宜家天津店只有0.6兆瓦,规模较小的沈阳、大连店屋顶电站装机量不到0.25兆瓦。
从投资的经济效益看,这类小规模屋顶目前仍不具备吸引力。以宜家北京四元桥店为例,屋顶电站年平均发电量约30万度,仅够满足商场80%的照明系统供电,对整个商场的用电量是杯水车薪。但类似宜家这样的企业试水屋顶光伏,更看重光伏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背后的环保概念,这对提振企业影响力、塑造良好社会形象有正面作用。
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小屋顶才代表分布式光伏发展的趋势。这一判断源自国外光伏发展的经验,光伏应用市场的开发历来是从易到难,从大规模集中式向小规模分布式纵深。但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小屋顶时代的到来需要更长时间。
小编点评: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如今就在咱家自己的小屋顶上。为了节约用电,为了赚外快,为了满足用电量充足还要卖给国家,哈哈哈,屋顶也要变漂亮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