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英利的六九硅业也有类似问题。英利由于盲目扩张致使其资金压力过大,而集团的中期战略又太多,难以快速见效。但债务又都是短期债,积压在一起,利息很高,越滚越多,其公开财报的负债率是99%,事实上可能更高。
不过,作为英利创始人的苗连生本人有很强的执行力,其扎实的基础、人员、体量规模使其不会被当地政府轻易放弃,只是缓过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与尚德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有所不同,英利的问题主要来自以往过于激进的扩张和销售策略带来的债务负担,其研发水平和产品参数并不落后其组件企业,只要能解决债务问题,公司仍有可能涅重生。“但很多破产的企业都是盲目扩张太厉害,有些骨干企业欠政府一千多亿,现在仍没有还清。这些企业发展不符合市场规律,应该破产和淘汰,优胜劣汰是市场机制。”红炜如是说。
在红炜看来,尚德破产以及赛维、天威、英利出现的问题,都可归咎于不尊重市场规律。过去,政府从政策层面支持这些企业,没有很好地管理和引导,行业经历了前几年自由无序发展、盲目扩张,结果导致全面亏损,既交了学费,又得了教训。
光伏金融:方兴未艾
“而现在政府已经释放了信号,鼓励通过竞争手段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提高制造业准入门槛,提出‘领跑者’计划,制定光伏平价上网目标,补贴下调也是早晚的事。”红炜表示,光伏制造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好。企业发展应靠自己的力量,不要过分依赖政府支持,绑架政府。市场竞争靠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推动产业进步和成熟。
此外,红炜还谈到,目前光伏金融方兴未艾,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现在的光伏电站市场都是一个金融产品市场,想要在这个市场实现梦想,首先要有的就是金融资本意识和金融资本动员能力。红炜表示,尽管中国的金融服务还很落后,但在光伏电站市场并不落后。一个不错的光伏电站投资机会,融不到资不是金融机构的问题,一定是融资者的问题。
对光伏金融第二个层面的认知应当是:既然光伏电站市场是金融产品市场,就要懂得金融市场拼的是融资成本差额和融资规模大小。获得融资不是本事,获得持续、规模化的低成本融资才是本事。所以光伏企业需要明白的是:一个项目融到资难,连续融到资更难,连续融到有竞争力成本的资更是难上加难,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是在光伏电站市场实现梦想的重要前提。
但机会只为有商业模式的人留着,只为真正懂金融和具有金融动员能力的人留着。暂时不具备这两点的光伏企业,到了需要重新考虑自己定位的时候了。
在发展快速、市场巨大的光伏产业面前,规模再大的企业也是微小的,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光伏产业的一种趋势。所以,光伏企业如果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选择具有相对成熟商业模式、被金融资本认可的企业合作也不失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