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电站的民用以及更大范围的普及上,一些地方政府正充当着“专车”运营商的角色。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出台千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在3年内选择1000户有条件的居民屋顶,建设总量约5兆瓦的户用型光伏发电示范工程。与此同时,西安市在最近出台的促进光伏应用的意见中,也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居民应用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目标。
地方政府这一转变的背后,凸显出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中,寄望于通过发展工业屋顶来推进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模式正遭遇着越来越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激活居民光伏市场,可能成为更现实的选择。
而在民用光伏的普及中,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以及展现出来的业务模式,从某种程度上与眼下正在兴起的“专车”等互联网应用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即通过一定的资金补贴来人为创造前期的市场需求,以推动该应用或产品在更大范围的普及,并逐渐激活和形成真正源自市场自发的需求。
当然,地方政府之所以肯不遗余力的推广民用光伏,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通过这种方式扶持本地的制造业。尽管这很容易引起诸如“地方保护”之类的质疑,但从大的逻辑来看,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本身也需要尽最大努力去遵循和遵守市场的游戏规则,否则,则很难实现其所期望的良性循环的目的。
无论是业主自建,还是出租屋顶由别人来投资建设,都只是居民光伏普及的一个途径。另一个或许更易广泛推广的方式,则是各种以光伏电站为标的的金融投资产品的开发。
抛开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等法律风险不论,与其他金融投资品比较来看,光伏投资品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投资过程中的透明。
这是光伏金融投资品在未来的普及中最大的竞争力所在。
基于光伏电站运维的智能化趋势,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随时知晓投资标的项目每日的发电量等信息。这种公开、透明,将成为光伏金融投资品最大的安全保障,也是其吸引投资者兴趣的主要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