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京津两大现代化大都市的河北省,却有着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流域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更形成了著名的“环首都贫困带”。其中,一些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群众脱贫难度较大。近年来,河北省创新机制,强力实施扶贫攻坚,谋划了特色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科教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社会扶贫等八大工程,多措并举“精准扶贫”,近年来年均上百万人稳定脱贫。
瞄准贫困户需求精准帮扶
记者从河北省扶贫办获悉,2013年河北省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了重新识别认定,全省共识别出贫困村7366个、贫困户147万户、贫困人口512万,并摸清了其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完成了建档立卡登记。根据扶贫对象搞种养殖业、外出打工、扶贫信贷等需求,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为每个村派驻3人一组工作队驻村集中力量帮扶,每个贫困户都落实了帮扶责任人。
“多措并举,精准扶贫”,这是河北扶贫工作的鲜明特色。据了解,河北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扶贫帮困“春雨行动”,鼓励和引导基层党组织、民营企业、志愿者三方面帮扶主体参与扶贫帮困。开展了“雨露计划”,对7个试点县贫困“两后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和一年以上技能培训给予每人每学年1500元补贴,共计补助11900人,补贴资金1785万元。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2013至2014年度,共完成搬迁1749户、6418人,建成安置小区31个,省财政下拨省本级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4637.18万元。2014至2015年度,规划搬迁2647户、9367人,规划建设26个搬迁小区正在建设中。
河北省扶贫与金融部门还研究扩大小额贷款规模、降低贷款门槛、放宽贷款条件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同时,加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为农户自立服务社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3.87亿元。规范提升互助金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周转使用、滚动发展、规范运行、群众认可的发展机制。
2011至2014年,河北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2014年全省有10个扶贫重点县脱贫出列。
建农业园区为连片扶贫探新路
河北省共有贫困山区县30多个,占全部贫困县的56%,山区贫困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64%。近年来,河北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政策,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吸引民营企业、城市工商资本到贫困地区投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强力推进贫困山区综合开发,为连片扶贫探出新路。
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王坡乡,由于地处太行山东部丘陵地区,大面积的荒山荒坡长满野草,当地百姓说:“山清水秀风光好,只有哥哥没有嫂;我们葫芦峪过去是穷村子,没有姑娘肯嫁来。”
2007年开始,当地企业家刘海涛创办公司,以土地流转为抓手,通过“入股、租赁、购买、置换”四种形式流转荒山荒坡5万亩,集中连片开发。目前,已完成造地3万亩,栽植核桃树和其它树种120多万株,还发展了苗圃、养殖业等。记者在这里看到,绵延数十公里的山地蜿蜒起伏,30多个大小不一的水塘星罗棋布。层层梯田上绿树成林、花草锦簇。在矮化密植的核桃林中,树下中草药知母、连翘等枝繁叶茂;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在这片贫困山区崛起了。
刘海涛介绍,按照“大园区小业主”的管理模式,我们将农民利益和公司发展捆绑在了一起。生产上,公司将园区化整为零,以50亩为单元对农户实行承包经营。同时,成立合作社,让农民通过入股、投劳等形式入社参与园区生产,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生活上,为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在每户获得正常的土地租金收入外,还广泛吸纳农民到公司上班,让农民成为参与公司建设的产业工人。
目前,园区仅在平山县就惠及15个贫困村,1649个贫困户,5604个贫困人口。群众主要从三个方面受益:一是以土地入股的农民,前十年农民与园区按3:7比例分成,十年后双方5:5分成;二是出租地的农民,园区每年按平均每亩600元以上的价格支付租金。三是农民到公司务工,能够保障年均收入达1.5万元以上。四是以50亩为单元,每年付给承包的村民2至3万元管理费。
像葫芦峪这种连片开发贫困地区的园区,在河北各地纷纷出现。石家庄市行唐县口头镇团山村,过去“放眼全荒山,十里不见树”。村民李占奎告诉记者:“附近山上多石灰岩,只能在山窝窝里种枣树,全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元。”口头镇人大主任李志勇介绍,2012年开始,当地引入一家农业开发公司,投资22.33亿元,对团山村及附近水泉村、苇园村等6个村的3万亩荒山和丘陵未利用地进行流转、改造,惠及人口超过2000人。
曲阳县把山区开发作为扶贫攻坚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四万一千”(万亩枣林、万亩核桃、万亩生态林、万亩光伏发电、千亩鲟鱼养殖)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业扶贫破解脱贫“短期”现象
河北创新产业扶贫机制,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着力点,有效克服脱贫“短期”现象,为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赞皇县距省会石家庄仅40公里,“七山二滩一分田”,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县城附近西江洞村全村970人,贫困人口超过200名。赞皇县扶贫办主任陈建国说:“赞皇的优势是山地和水库多,旅游资源丰富,此外部分农民有林果种植传统。”在县扶贫办支持下,西江洞村走上了一条果蔬种植加观光的路子。村支书于建英告诉记者,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在政府补贴支持下,集中财力建起25座大棚,买入14万元蓝莓树苗。2014年有的大棚一次性挂果400斤,加上游人采摘费用,一斤蓝莓果售价能达到100元。
“为老百姓培育出产业来,我们不仅明年就能脱离贫困,还能多年稳定致富。”合作社负责人赫增义在大棚里,指着一颗刚出地面的蓝莓树苗对记者说,一株蓝莓苗13块钱,5年左右就能产果400斤,收益期长达20年。
产业扶贫在河北因地制宜、遍地开花。行唐县玉亭乡疙瘩头村,临近京昆高速行唐北口,有1800多人,在过去是当地有名的穷村。村主任张占军说,村里成立了股份合作制的合作社,大部分贫困户自愿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安排人员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加上一些农民外出打工,2015年每户预计可收入6万元。
赤城县“五位一体”股份合作模式,大力发展林果、蔬菜、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业、旅游业,进一步夯实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基础。阳原县皮毛手工加工业历史悠久,加工技术精湛,阳原“毛毛匠”远近闻名。近年来,阳原县充分发掘这一传统产业,全县扶持和带动了近5万贫困人口参与到这一产业中来,形成了“村村是工厂,户户是车间”的局面。
“光伏扶贫”显成效瓶颈待解
记者从河北省发改委了解到,河北选择了平山县、曲阳县、巨鹿县、临城县、赤城县、平泉县等6个县作为首批试点县,帮扶对象为全家均无劳动能力的建档贫困户,6个县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共有3万余户、5万余人。河北规划利用3年时间(2015-2017),通过光伏扶贫逐步实现6个试点县所有光伏扶贫对象收益达到每年3000元、持续20年。
河北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处长樊晓辰说,光伏扶贫由光伏企业和政府共同实施,其中光伏企业可按照1:2.5的比例配套建设商业光伏电站,并可优先安排年度建设规模指标,企业则可拿商业光伏电站收益弥补光伏扶贫支出。项目建设中,针对贫困户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按照70%由政府出资(国家和省各半),其余30%由企业贷款出资、国家给予5年贴息;对用于扶贫的光伏电站,河北提出由企业出资20%,其余可贷款,国家和省给予贴息5年。
记者近日走访平山县、曲阳县等地了解到,扶贫、发改等部门干部普遍认为这一扶贫模式对象明确、精准,机制先进、相关企业积极性高,每个县都多家企业前来洽谈争取。扶持力度较大、时间较长,光伏扶贫或将对改善贫困人口收入产生明显效果。
目前,光伏扶贫主要有光伏上房入户(即屋顶分布式光伏),光伏下地(农光互补模式,主要适用于发展设施农业的贫困户),光伏上山(建设大型山地光伏电站)等3种模式,但记者采访发现,具体操作中一些困难和问题尚待解决。
曲阳县发改局局长王平表示,通过深入调研,有关部门发现符合光伏扶贫条件的贫困户,不少都是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其房屋普遍老旧破损,个别贫困户房屋看着都快倒塌了,根本无法安装光伏发电设备。
此外,无论是在村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设备,还是在符合光伏扶贫条件乡镇建设小规模地面电站,都可能面临电力设施难以配套等问题。
同时,山地电站一些现实问题也需要解决。由于复杂历史遗留原因,部分地块的现状和法律意义上的性质完全不符,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对此无能为力,项目则难以顺利落地,大片山场只能长期荒废闲置。
多名地方干部和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建议,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推进光伏扶贫,一是需要国家完善顶层设计,解决土地、林业、电力等部门相关规划或文件不统一等问题,实现有效衔接、配合顺畅,促进项目顺利落地,扶贫对象早日受益。二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充分调研、总结经验,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协调指导,同时鼓励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三是被污染土地大多需要自然恢复,时间周期较长,土地长期闲置。被尾矿、化工企业等污染土地可以通过征租结合等方式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既能产生光伏发电效益,也不耽误土地自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