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使电网范围从国家和地区扩大到覆盖全球,这对电网技术与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更高电压、更远距离的输电技术,研制更大容量、更低损耗的智能装备,解决极端气候条件对电工材料及电力装备带来的适应性问题,实现全球范围的能源供给和调配。
中海阳自主研发的RCPV热电联供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在能源互联网倒逼技术装备升级的情况下,致力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电网企业以及以中海阳能源集团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都在积极行动,在产品与技术装备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满足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需要。
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在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建成多条特高压直流、交流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并在特高压换流阀、换流变压器、特高压串联补偿装置、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和断路器、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等方面有所建树……这些技术研究与革新,都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专家介绍,未来电网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应该集中在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及直流输电、高压直流断路技术,以及器件和新材料等基础支撑技术和新型储能技术等诸多方面,而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电工材料及电网装备的发展,有理由相信未来电网技术与装备完全可以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
同时,对参与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新能源企业来说也同样面临产品和技术升级。据中海阳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具体产品方面,中海阳已有太阳能电池和光热发电聚光镜及配套产品,同时还在规划通过国际合作生产高效太阳能电池,并将在这一领域精耕细作,提高分布式新能源转换效率;此外,中海阳还把研发方向放在太阳能光热和光伏融合应用领域,除了依靠自有研发团队外,还与中科院电工所、上海交大、上海电力(600021,股吧)大学、南昌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努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另外,未来中海阳将在现有成绩基础上,在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领域走到国际前沿,包括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发电,以及光伏和光热融合的热电联供领域都要与全球保持同步,力争在三到五年内步入全球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