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前不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与腾讯签订了“互联网+电网”项目合作协议,正式实施“互联网+电网”战略,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四川省长魏宏,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出席签约仪式。
在腾讯之前,阿里巴巴集团就已经介入了能源电力行业。今年4月份,中国的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同阿里云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为客户提供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的智慧光伏电站设计、建设、智能运维等相关服务;阿里云成为阳光电源面向智慧光伏电站、能源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业务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此外,双方将共同推进与合作领域相关的技术开发、产品培训、生态系统建设、市场联合营销与拓展等工作。基于阿里云在系统架构、信息安全、用户友好等方面的支持,阳光电源的智慧光伏云顺利升级至4.0版本。通过阿里云提供海量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连接能力,“智慧光伏云”可以为用户建立标准化、精细化的运行维护管理平台,实现旗下所有光伏电站的实时标准数据信息共享、自动化管理、电站设备故障预警、远程专家咨询和大数据分析、收益结算、知识库建设等功能。
长期以来一直以传统保守和重资产属性著称的能源行业,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正在被席卷全国的“互联网+”的大潮重新洗礼。不过,包括上面提到的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案例,互联网企业目前和能源电力行业的牵手大多仅仅是为了试试水温,能源电力行业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可谓是又爱又怕,因为互联网企业投身能源电力行业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
像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最大优势就是同亿万消费者的直接互联。能源电力作为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动力,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无处不在,而且随着交通工具电气化,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普及,人类社会将实现完全电气化。但是,传统的能源电力生产和配送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几乎不存在服务消费者的意识,也没有合适的面向消费者的服务窗口,这恰恰就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进入能源电力行业最大的比较优势。互联网企业完全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基因,数亿的存量用户,以及通过各种终端同用户互动的能力,能源电力企业只能远远望其项背的,这就是四川电网需要微信帮助才能向用户提供线上服务的原因。
此外,互联网企业的平台化布局也是令能源电力企业羡慕不已的比较优势,BAT多年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平台化,致力于构建围绕公司核心业务的互联网生态圈,三家公司所能驾驭的资源早已远远超过其公司所拥有的业务本身,包括生活消费、传媒娱乐、金融、交通物流、家居住房、智能硬件、医疗健康、教育进修等诸多版块,几乎在所有社会生活领域都有信息入口和服务出口。依靠信息入口,互联网企业在能源互联网时代有能力采集全方位的生产生活用能大数据,例如通过智能家居就可以获知细化到具体用电器的用户家庭能耗曲线,并根据相关性作出未来不同时点的能耗预测;依靠服务出口,互联网企业可以有效的将能源互联网产生的能源大数据在互联网大生态圈中服务化和产品化,最终商品化,比如,企业的电力消费数据可以作为征信材料在互联网金融服务中被商品化,个人的用能数据则可以通过各种消费服务被商品化。而对于传统的能源电力生产和配售企业来说,很难通过用电终端采集到能源电力消费大数据,同时,将能源电力大数据商品化的空间也很小,最多做到发电设备的出力优化,及部分用电设备的需求侧管理。在未来,数据将是新的能源,但是只有基于互联网生态的大平台才能够吃干榨尽这种数据能源。
不过,互联网企业涉足能源电力行业的劣势也相当明显,最难以逾越的就是能源电力行业的专业性。作为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可靠性,安全性,强壮性一直是能源电力行业追求的最高目标,互联网企业没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人才队伍,很难驾驭这个行业。此外,能源电力行业的体制限制也是重要壁垒,能源电力行业在中国一直实行专营制度,很多细分板块以垄断为主,因此,在体制松绑前,互联网企业很难直接涉足这个行业。
权衡优劣势,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参与能源互联网盛宴最好的方案就是同能源电力企业合作,而不是捋起袖子,独自下场参与竞争。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开放性和扁平化,能源电力生产和配售企业通过互联网企业的平台,能够直接和终端消费者互联,有效减少信息传导和服务递送的层级,同时,通过和互联网企业合作,能源电力企业还可以有效降低获取新用户的单位成本,以及保持现有用户忠诚度的维系成本。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的产业链中,能源电力企业仍然会占据能源电力生产的源头,以及输配运输的中间环节,但是最后的分销和服务,很有可能会由互联网企业提供,这也符合能源电力企业的重资产投资基因和互联网企业的轻资产服务基因。未来能源电力行业的竞争将是由能源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形成的联盟之间的竞争,比拼的不仅是电力装机规模、电力输送通道容量,还有消费者服务体验,以及互联网生态圈的规模。
目前在发电端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趋势,自从阳光电源和阿里巴巴合作之后,类似的能源企业+互联网或者ICT企业之间的合纵连横屡见不鲜,比如东方日升+清华紫光,爱康科技+华为,林洋新能源+东软等等。能源电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只有插上互联网和ICT的翅膀,才能在堪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互联网+”时代展翅高飞。不过要想插上这对翅膀并非易事,双方合作最大的困难就是能源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之间缺乏互相了解,双方诉求也难以直接对接,而我们信达证券,作为同时深耕能源及互联网两个领域的专业第三方机构,使命就是帮助能源企业同互联网及ICT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并且在对接的过程中,信达为双方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战略服务,实现真正有效的产融结合。
互联网是个快速迭代的行业,也是真正用户导向、服务导向的行业,同互联网企业成功嫁接之后,能源电力企业也可以吸收互联网企业的用户导向、服务导向、创新导向的优秀基因,进而进化为真正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远景能源和全民光伏是其中的典范,远景能源吸收了大量互联网和ICT人才,并且同互联网企业有着深入合作,因此,远景能源的阿波罗平台和格林威治平台堪称是能源互联网的标杆产品,远景能源还在构建全方位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同时兼具能源和互联网基因的,不仅只有远景能源这样的巨头,还有一些根植于能源电力行业的创业者正在根据能源电力行业的特点和用户需求,量身定做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全民光伏,全民光伏的创始团队发现分布式光伏电站这个市场有些非常明显的痛点,一方面是投资商需要适合建设光伏电站的优质屋顶及用地,另一方面是有众多拥有适合建设光伏电站的屋顶、用地的资源拥有者找不到匹配的投资商,电站开发的信息不对称造就了资源对接的需求,于是全民光伏在此刻恰到好处的横空出世了。
未来的产业格局将从“能源+互联网”进化为“能源互联网”,类似远景这样兼具能源和互联网基因的平台式企业,最有可能成长为能源互联网大时代的BAT,甚至可能对BAT产生跨界威胁,在“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过去成功经验的重复,而在于对于未来大趋势的精确把握,我们信达在把握未来趋势的基础上,引领着行业内外的企业向着正确方向迈进,在这个过程,选择优秀企业和种子企业,为其发展保驾护航,为“互联网+”路线图的实现、为中国产业结构的大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曹寅,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