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汉能股价腰斩当天,“李河君”的百度指数飙升,有45705次的搜索,而前一次接近15万的高峰出现在他当上首富之后。
今天,汉能股价暴跌第三日,继续停牌,继续新闻满天飞。若干升级版本主要就昨天汉能《声明》进行演绎,此外,遭遇“汉能门”的高银两股也成了热门吐槽的对象。在大家的笔诛口伐中,距离真相或者所谓的真相越来越近,汉能的问题也逐渐显山露水。是大众的偏见还是企业自身的疾病?
关于汉能的五大主流和非主流偏见
李河君的百度指数图
1、危机公关在哪里?
20日上午10点多,汉能股价几近腰斩;21日下午14:30,汉能控股集团的声明姗姗而来。长达28小时的“失声”,汉能在干什么?
再看昨天同样暴跌的高银两兄弟,其集团当天下午即发布媒体声明,并于晚上再召开电话会议释疑。仅就危机公关这一点,完胜汉能。
对此,在基金经理熊鹏21日发表于一财网的见解值得一看,摘录如下:
“2014年12月19日,比亚迪的港股也是在没有任何明确负面信息的情况下暴跌40%。事情发生后,比亚迪一收盘即召开了电话会议,因为参加人多,改成了定向机构投资者沟通交流会,紧急澄清公司的情况。而此时,(20日)23:30,汉能仍然未对今天的崩盘进行任何正式公开的说明,任凭谣言满天飞。这是为什么?
我们的分析,恰恰是汉能这家企业是一家把生产过程重于市场沟通的公司,他们太不了解资本市场的情绪化反映了,对资本市场的负面反映给予公司的冲击估计不足,甚至根本没有危机公关和预案。”
2、不善于沟通?
稍微了解汉能的人都知道,汉能在资本市场和媒体中并不讨好;如果完全不了解,只需打开搜索引擎,便可以直观感受到汉能的负面消息远超正面新闻。
尼克松在“水门事件”后曾感慨,“三份不友好的报纸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当质疑性报道成为基本面,你还能稳坐钓鱼台吗?
从某种程度上说,优秀的公司和合格企业家也应该表现在能有效地利用、驾驭市场。对负面新闻不予理会、反映过慢,或者被媒体牵着鼻子走,都是不善于沟通或者沟通失败的表现,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公司股价下跌、利益受损,折射出上市公司对股东利益的轻视。
汉能和很多不善于沟通的企业是不是到了企业文化转型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