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十大信号探析天威债违约路径

发表于:2015-05-12 09:35:00    

  信号5:财务负担沉重

早先为了借新还旧或是补充营运资金,天威集团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多期债券。即便是替换高息银行贷款,对于原本已经债台高筑的天威集团,大规模的负债带来的高昂财务费用还是进一步增加了债务负担,提高了违约风险。

从2011年开始,天威集团的财务费用均维持在10亿元以上,2013年最高达到13亿元。财务费用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就高达15%-20%,严重侵蚀公司利润。

截至2014年末,天威集团账面总资产129.17亿元,总负债209.53亿元,已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的状态。这些债务中,还包括天威集团发行的中长期债券,目前仍存续的包括2期中票和2期定向工具PPN,总规模45亿元。这些债券都将在一年内到期,最早的是2015年12月19日到期的PPN。现在连利息都付不起的天威集团,注定无法履约,届时如何处置债务本金,将是投资者和公司之间的博弈。

  信号6:激进转型新能源“高位站岗”

光伏行业作为新兴产业,扩张抢占市场份额是击垮对手的最直接办法。更何况光伏行业的盈利模式是薄利多销,理论上拥有产能规模越大的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而且获得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和补贴的可能性越高。

兵装集团在进入天威集团后,起初确实是雄心勃勃地想将其打造为一个新能源平台,这从自2008年至2012年的三次增资累计14亿元、在上下布局游产业链可以看出。实际上,包括无锡尚德、超日太阳等光伏巨头,也都曾试图通过提高上游原材料自给率,来提升综合毛利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然而,根据国际光伏市场研究机构SolarBuzz的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球七大多晶硅厂商的产能已达到11.45万吨,当时中国国内已有产能达到4.4万吨,在建的有6万吨,共有10.4万吨。但是当时全球实际多晶硅的需求约为9.6万吨,总产能已经过剩。作为后来者,天威集团转型新能源业务恰逢是在行业周期由盛入衰的最高点,无异于“高位站岗”。

再者,作为新能源的主战场,欧洲遭遇债务危机令国内光伏企业猝不及防。欧洲削减太阳能发电补贴,作为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国光伏企业面临需求萎缩,利润受损。2012年,欧盟开始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反倾销调查,最终中欧达成“价格承诺”协议,中方主动设定了每年出口欧洲的中国光伏产品限额,超出限额的中国光伏产品还需要交纳47.6%的反倾销税。

天威集团的转型和激进投资,根据行业背景和宏观形势而言,风险巨大。天威集团新能源投资决策不规范,公司治理难辞其咎。国家审计署2014年对兵装集团的审计揭露了这一问题。

根据审计署的报告,2008年至2012年,天威集团21个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有20个未经董事会审议等法定程序,涉投资额152.75亿元。天威集团未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擅自上调投资计划,实施的境外新能源投资项目因设计缺陷等原因被迫停工、破产清算。截至2012年底,天威集团有3个投资项目超计划投资2.85亿元,未按规定报经主管部门审批;11个项目未经兵装集团审批即开工建设,涉及投资额24.85亿元。

  信号7:大股东暗渡陈仓

尽管财务分析显示天威集团违约在所难免,行业处境也十分困难,但作为央企兵装集团旗下的公司,市场仍对国有股东出面兜底抱有信心。毕竟此前发生违约的只有民营企业。事实上,到利息兑付时为止,兵装集团对于本次事件并未表现出兜底的意思。而且从过去两年中的多次资产交割和股权划转显示,兵装集团不仅无意为天威集团债务兜底,而且早就在为隔离风险做准备。

随着2012年第三次增资结束(表3),天威集团仍未能扭转困境。这也令央企股东动摇信心,并从次年开始隔离风险。

资产重组起始于2013年6月,首先执行的标的就是作为上市平台的*ST天威。这时候天威集团已经运营困难,但手里的上市公司控股权仍是宝贵的资产,这也是债权人的偿债保障之一。作为实际控制人,兵装集团自然也要保全这一资源。于是,在兵装集团的策划下,天威集团将持有的3.52亿股、占总股本25.64%的保变电气股权转让给了兵装集团。天威集团虽然还是控股股东,但是持股比例已经下降至25.66%。

随后,在2014年12月,*ST天威向兵装集团定向增发1.61亿股,发行完成后,兵装集团的持股比例上升至33.47%,由*ST天威第二大股东变为直接控股股东,天威集团的股权就这样在一年半时间内被大幅稀释。

在获取*ST天威控股权的同时,兵装集团还在策划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天威集团则成了“接盘侠”。

2013年10月,*ST天威将旗下的天威长春、天威风电、天威薄膜、天威叶片等新能源资产置换至天威集团;作为置换交易的兑价,天威集团则将旗下天威结构、天威维修、保定保菱、保定多田、保定惠斯普、三菱电机等传统输变电业务资产以及部分房屋土地装入*ST天威。此外,天威集团还需要以现金支付差价7079万元。

根据交易记录显示,天威集团接手的四家新能源企业截至2013年8月份累计录得18.5亿元的亏损,是不折不扣的“包袱”,而置出的参股企业则为盈利或是小幅亏损,况且还有不动产和现金被装入了上市公司。

接下来,在2014年12月,*ST天威又向天威集团出售了所持天威英利7%的股权,再次得到了3.9亿元现金。截至2014年9月,天威英利亏损2.1亿元。这又是一次用不良资产套取现金的资本运作。

2015年3月,*ST天威摘帽去星,并更名为保变电气。对于押注*ST天威重组的股东来说,这算一场胜利。作为交易对手方的天威集团自然是降低融资能力了。对于天威集团的债权人而言,则意味着债务人的偿付能力严重削弱。

下一页>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