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1:新能源业务全线亏损
天威集团原本是一家以输变电设备为主业的公司,踏足新能源领域后激进投资且持续亏损是公司濒临破产的根本原因。央企兵装集团入主是公司转型和亏损的节点。
天威集团原为河北省保定市国有独资公司,隶属于保定市国资委。2008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央企兵装集团无偿接收保定市国资委持有的天威集团100%的国有股权。2008年3月13日,天威集团完成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正式并入兵装集团,成为兵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直至2014年,天威集团还曾经拥有上市公司保变电气(600550.SH,*ST天威)的控股权。
兵装集团入主后,天威集团开始从传统的输变电设备业务向新能源业务转型,在央企资源的助推下,其新能源产业取得了超常规快速发展,在保定、四川、西藏、江苏等地建起了10余家新能源制造企业,形成了光伏和风电两大产业群,一时间在国内可谓是风光无二。
2011年以前,市场蒸蒸日上与席卷全国的经济刺激带动了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潮。根据天威集团2011年的“五年规划”,到2015年,输变电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新能源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销售收入预计达到400亿元,实现利润40亿元。
2011年是公司大规模扩张的顶峰,也就在此时,公司财务状况紧张初见端倪。从这一年开始,国内太阳能光伏产能开始释放。同时由于国内电网建设放缓,天威集团的主要业务输变电也呈下降趋势。包括新设立的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公司、天威风电场投资公司、天威新能源(扬州)公司,以及天威集团在兵装集团入主前就投资的天威英利公司、四川新光硅业科技公司,在2011年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自2011年开始,天威集团销售收入见顶,并在随后几年快速下滑,2011年收入比上年下滑9.5%,2012年再次下滑39.4%,此后便一蹶不振。期间,天威集团凭借其在输变电业务的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维持了较为稳定的运营态势,但新能源行业全国性的产能过剩、成本倒挂已经十分严重,公司业务持续大面积停产,公司计提大量减值准备,亏损面进一步扩大,2011年至今,天威集团一直处于亏损当中,在2014年度,天威集团总收入仅50亿元,净利润为亏损101亿元。
信号2:现金流失血
天威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推进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横向规模扩大化。这也是当时国内同行的普遍做法。但由于天威集团多数项目投入规模大且有一定建设周期,发行人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呈流出状态。
公司现金流已经出现压力,供销渠道的账款不仅不能为公司提供融资,反而和积压的存货一起占用大量现金,同时高息的银行贷款也是公司财务吃不消的。天威集团于是才借助债券市场缓解资金压力。
此前,天威集团通过经营足以支撑投资活动,同时保持现金不断积累。但在转型后,公司投资规模远超出承受能力,募集资金消耗过快,而后续发展又完全依赖外部债务融资,母公司兵装集团没有提供增资。在销售不力的情况下,后续投资和经营活动反而是在抽干流动性,最终导致现金流断裂。
从2010-2012年的三年内,天威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共流出76亿元,非流动资产则在2011年末达到193亿元。
庞大的资本开支和产能扩张,导致了后续经营开支的上升。而且在经营过程中,公司不仅不能通过主营业务补充流动性,反而不断亏损,加剧现金消耗。自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天威集团经营现金流呈净流出,仅在2011年上半年就减少了16亿元。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