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和互联网+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很多专家都出来解读,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和中国能源未来十年最大的发展趋势和增值空间,很多企业都在其中寻找机会,很多人都在重新定位。但是,对于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能源互联网?却众说纷纭,让人难以判。
2002年中国能源网与北京燃气集团合作成立了“北京恩耐特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恩耐特”来自于英文Energy-Net一词,来自因特网Internet的启示,意思就是“能源互联网”。我们在2000年创建了中国能源网,对互联网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看到未来能源系统将会向互联网一样发展,由无数用户侧的各种分布式能源向互联网中的个人电脑一样,通过局域的微电网相互链接,就像互联网中的局域网一样,并与用户需求的用能设备关联形成互动,再由一个个局域的微电网相互链接,构成一个完全类似因特网一样的互联电网。
这种模式可以是电网,也可以是智能的天然气管网,智能热网、智能冷网。这些提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系统将气、电、热、冷相互关联,构成一个立体化的能源互联网。而这个网络需要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加以运营管理,构建了一个五维度相互关联的能源网路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使每一种能源都实现最优化的供需平衡,达到最大的能效水平。同时,利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灵活性,更多地容纳不稳定、不确定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供热设备。
这一认识完全来自互联网的启示。互联网界将国际歌中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英特耐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演化为“全世界计算机链接起来,Internet就一定要实现!”,而我们进一步发挥成为“分布式能源链接起来,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实现!”当初的设想与今天很多人谈论的能源互联网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新奥将这一设想从供应侧给出了另一个名字:“泛能网”。国家能源局规划处处长刘建平博士更倾向称其为:“智慧能源网”。因为,这样一个能源互联互通互动互助的系统是因地制宜、因需而设、就地取材、就近供能、自下而上、参与互动的多元化多维度系统,与资源条件和用户需求高度融合,并最大限度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完完全全来自互联网的智慧思维。
全球能源互联网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2015年2月3日出版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受到业界很多官员和院士的高度评价,包括一些省委书记和省长都在极度赞扬。刘总畅想: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将由跨国跨洲骨干网架和涵盖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国家泛在智能电网构成,连接“一极一道”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需要,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也是实施“两个替代”的关键。
这里说的“二个替代”是至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以及电能对其他能源的替代。“一极一道”是指风能丰富的北极地区和光能丰富的赤道附近地区。显而易见,这一能源互联网是基于工业思维追求规模效益的认识,与我们所说的“因地制宜、因需而设、就地取材、就近供能、自下而上、参与互动”的互联网思维下的能源互联网是完全逆向的思维。
我们不能否定这样一种设想,因为互联网思维就是强调包容,鼓励创新。刘总设想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或许比我们设想的智慧能源互联网会走的更快,走的更远。确实,在我们提出Energy-Net至今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在中国几乎原地踏步,这其中的主要阻力就是来自电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