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德国人,操着流利英语向几十名碧眼高鼻的外国人,讲述阳光的发电之道。3月19日,英利集团一个会议室内举行的光伏技术创新峰会,让人感受到别样的气氛。
台上台下的与会者,有一个共用称谓“专家”,也来自同一家企业“英利”——光伏技术让大家走到一起来了。人们不禁要问,脱身草根的这家民营企业,为啥这么能聚“才”,人才又带给企业咋样的创新发展?
创新思路,汇聚创新人才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1998年,英利集团涉足光伏产业时,光伏发电在国内还是一项空白。
于波,集团公司总裁助理,东北大学毕业后入职英利。这位高材生所学专业是机电一体化,称得上是学为所用。但是,刚到英利时的于波,却面对着另一种学非所用的尴尬。
“那时,外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光伏发电,国内高等学校也没有这样的专业,我们一切从零开始。”于波说,自己为自学跑遍了保定的书店,向服务员打听光伏发电类书籍,服务员迷惑地问:“天上的太阳也能发电吗?”后来,于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北京的书店买书、进图书馆查资料,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那时,迈进光伏发电门槛的英利技术人员,不少人与于波感受一样。但十几年后,英利集团光伏技术团队已聚集1000多人,有一大批精于此道的高级工程师,还有来自海内外的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英利建立的“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光伏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拥有硕士学位以上员工居多。
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说,我们靠“三条腿”走路,有了一支最为宝贵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第一条路,员工先学,然后传帮带。本世纪初,英利建设的第一个3兆瓦光伏项目,在中国属首个多晶硅产品生产工厂,企业没有专业人才,国内也鲜有精通光伏专业人员。“为了能掌握技术,我们老板舍得在员工‘学艺’上花大钱。”于波说,公司邀请美国和欧洲的专家上门授课,请人家把国际前沿技术送进门。然后,员工间再进行知识的交流。
第二条路,员工到外国去学。领先技术是产品创新的核心,不能指望别人。英利选拔一些优秀技术人员,送到美国和欧洲的供应商那里学习。于波就是那个时候到德国学习的员工,回忆起那段在外学习的日子,他记忆犹新。 “老师,我想学完系统设计再学电机设计,再学工程设计和通讯设计。”德国专家用质疑的眼光看着他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学怎么干好本专业呀?”
于波却有着学习的韧性,凭着爱学的倔劲,用几个月掌握了大量知识,回国后应用到技术研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