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发展应用“元年”的2014年,国家能源局规划的14GW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却并未如愿完成。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指出,欧美二次双反、内部经济下行、资金流动性差等,都是导致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
几轮大浪淘沙后,我国光伏产业已开始上行。刘汉元认为去年相关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彰显了国家对光伏产业发展的大力推动。在提案中他建议,分布式光伏要发展,需尽快做到“免税、补贴、简手续”,打通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在今年的提案中,您建议尽快实行分布式光伏发电增值税全免政策,意义何在?
刘汉元:财政部在2013年就已发布财税【2013】66号文件,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实施“光伏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虽属利好,但在实施环节却存在争议,如政策实施时间过短、存在扣除光伏补贴增值税问题等。在分布式光伏增值税的问题上,我国仅有部分省份走在前面,如江苏省电网公司从2015年起即不再对农户销售光伏电站所产生的电力产品代征增值税,增强了农户参与家庭分布式光伏建设的积极性。
因此,我认为,国家应以更大的决心、力度和投入来支持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前期发展,直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布式光伏增值税全免”政策,从而打通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困局。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增速下滑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这对光伏产业发展有何影响?
刘汉元: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与短期增长动力不足相互叠加而形成的风险,也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我认为,当前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从中长期的经济性、稳定性、环境友好性等诸多因素看,光伏发电都是最具潜力且最经济、最清洁、可永续的人类理想能源之一。
经测算,若利用1%的西部国土面积,约1亿亩荒山、荒滩、沙漠、戈壁等非耕地打造西部新能源基地,每年发电量即可达10万亿度,相当于去年全国用电总量4.96万亿度的2倍;如用1亩国土面积进行光伏发电,每年将可输出5万到10万度电,按1元/度标准计算,就是5万到10万元,而我国平均每亩耕地仅生产0.35吨粮食,以每吨粮食最高5000元计算,创造的直接价值仅1750元,二者相差近30倍,效益可观。
还有,如果将我国每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20%-30%,利用光伏电站来提供,将形成每年20GW以上的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如进一步将我国未来总能源消耗用光伏发电替代其中一部分,即使按30%计算,用20-30年的时间来实现,此能源替代过程将支撑我国未来形成一个超过房地产、年度规模达2万亿-3万亿元的巨大内需市场。这样一个巨大新兴产业的形成,也必将成为解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