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作?
市值既然如此之大,汉能的业绩究竟如何?
3月3日,汉能公布报告称,其2014财年,纯利增加约55%以上。2013财年,汉能的净利润是21亿港元左右。此外,汉能还表示,2014年其非关联交易产生的下游业务收入,在去年获得重大突破,占该公司2014年12月底财政年度收入约35%以上,比2013财年也有大幅增长(当年为32.74亿港元),同时去年出售的5个光伏电站项目也有显着收益。
事实上,让机构看不懂的地方,主要是有几点:首先是汉能自身的业务模式,另外即便2014年汉能的纯利和收入大幅增加,但汉能自身的现有实力,似乎也与其庞大的市值相去甚远。
多年来,汉能的结构都较简单:把自己的生产设备和整套生产线卖给自己的联营或者关联公司。比如说,2014年初,它就与汉能控股(母公司)指定的河北曹妃甸汉能光伏有限公司合作,提供后者总计600兆瓦的CIGS薄膜太阳能整条生产线。
而近期,它还从事另一项业务:把汉能控股制造出来的组件再买回来,并且安装到相关电站上。如2013年,汉能就买入了大约677.9兆瓦的光伏组件,用于安装到光伏发电项目上。
上述两类业务结合的做法,在行业中难得一见。很少会有公司既把组件制造设备卖给母公司及关联企业、又将组件买回来做电站,多数企业是卖产品(如多晶硅、硅片及组件)加上电站投资建设等。所以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可以与汉能做比较的公司。
此外,对于汉能报表中的个别数据,也有相关疑点。
2013年,该公司的物业及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仅为2.09941亿港元,但是流动资产高达91.97亿港元;汉能的商誉有79.15亿港元之多,无形资产也有11.88亿港元;其当年的收入为32.74亿港元,但实际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则为42.21亿港元。42.21亿港元中的主要应收款有一笔“应收合同工程客户款”18.58亿港元,这个客户还是汉能控股关联公司。这也意味着,汉能的主要欠款人是自己的“亲戚”。有分析师告诉记者,收入小于应收款的问题,在光伏待业内不是很多见,多数情况下,应收款的应该是小于收入的,但也不排除这家企业议价能力较弱(上一年的应收款没有拿到又转入当年)以及关联企业较多等问题。而汉能的固定资产远低于流动资产、商誉值偏高、收入低于应收款等三类问题,在2014年上半年也并没有得到缓解。
此外,作为一家中小型企业,汉能的规模相当于一家中小型光伏企业,而保利协鑫、阿特斯、英利等一线光伏企业,市值远不如汉能。多位金融行业人士评价道:“这是很有趣的事情,汉能这样一个光伏设备制造商,居然有这么大的市值,业内外都少见。”
不过,李河君对于汉能充满了雄心壮志。他向外界传递过公司的远景:汉能有一个“121”计划,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市值20000亿、盈利1000亿元。因此,5年内李河君或许就具备了挑战“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能力。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