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业内关注的有三点:第一,2014年全年多晶硅进口创历史新高突破10万吨,达到102177吨,同比增加26.7%,主要是由于8月1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的“58号公告”使得各地开始在执行日之前突击审批新的多晶硅加工贸易业务,总量超过10万吨多晶硅,从8月份开始到12月底,除10月份进口8070吨外,其余月份均高于2014年月平均进口量8515吨,尤其是11月份单月多晶硅进口量竟突破万吨,高出月均进口量37.8%,达到11729吨的前所未有最大进口量。除了自韩国和德国进口量均有增加的原因外,自美国进口量骤增200%也是导致11月进口量大幅飙升破万的主要原因。11月份自美国进口量骤增主要是考虑到加工贸易执行截止日期以后,相对较高税率的美国多晶硅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这让原本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的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多晶硅,在8月14-31日之间全量落实了订单,最终于11月份表现得尤为明显。而12月份自美国进口量骤减78.9%的主要原因则是,以电子帐册制监管的大型进口企业的加工贸易订单在12月31日截止,而这些订单又主要来自美国,因此12月份美国进口量缩减较为明显。
第二,按贸易方式来分,2014年12月份我国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为4198吨,占比为45.6%,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5008吨,占比为54.4%。全年累计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量达72054吨,占总进口量的70.5%。分国别具体看来:12月份自韩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413吨,占自韩国进口总量的39.3%,全年累计按加工贸易进口多晶硅24700吨,占自韩国累计总进口量的69.1%。可见韩国对这2.4%的税率都毫无遮拦地规避,可以想到其他相对高税率国家更是猖狂。12月份自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808吨,占自美国进口总量的96.4%,全年累计自美国按加工贸易进口多晶硅为18462吨,占自美国累计总进口量的87.6%。从美国进口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其余从一般贸易渠道进口的为不受“双反”影响的半导体多晶硅。12月份自德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851吨,占自德国进口总量的56.1%,全年累计从德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7866吨,占自德国累计总进口量的59.1%。可见,“58号文件”暂停加工贸易进口申请的空档期不仅使被征相对高惩罚性关税的美国与中国签订大量加工贸易合同,而且惠及韩国甚至德国,使得加工贸易进口量全年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35.8%!
第三,12月份自韩国进口量仍高达3591吨,在当月进口总量中占比高达39.0%,从5月份开始自韩国进口量一直维持各国首位,致使全年累计进口量达35743吨,占累计总进口量的35.0%。自韩国进口占比日渐增加,主要原因是:首先,2.4%的反倾销税对其根本不造成任何影响,故韩国向中国出口多晶硅无论按照一般贸易方式还是加工贸易方式都毫无顾忌;其次,对美国和德国相对高的惩罚性关税促进了美国和德国多晶硅厂商在韩国建厂设立多晶硅项目;最后,韩国本土多晶硅企业经历“双反”终裁后,被征税率较低的企业逐渐恢复生产,产量逐渐释放。综上导致连续八个月来,从韩国进口量一直位居首位。因此,韩国对我国的倾销幅度确不容小觑,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才是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