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落下帷幕的2015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除了加快制定《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以外,工信部将在2015年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完善政策环境等方式,围绕产业链进行横向和纵向整合,推动光伏行业破局性兼并重组。回首2014年,光伏业又有哪些最具代表性的兼并重组案呢?
1.协鑫重整超日
10月7日晚,国内公司债券市场首例违约事件的债务方超日披露了一系列公告,其中包括了一份超日股民以及债民等待已久的重整计划草案。光伏龙头企业协鑫集团旗下的江苏协鑫能源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将作为重整的投资人,其中,江苏协鑫担任牵头人,并将在完成投资后成为超日的控股股东。对于超日债务的清偿比例,重整方案提出,普通债权20万元以下部分(含20万元)全额受偿,超过20万元部分按照20%的比例受偿。尽管部分大债权人对20%的比例不甚满意,但最终重整方案还是获得了投票通过。
12月23日,超日公司发布公告称,重整计划执行顺利,债券也已完成兑付。据悉,“11超日债”支付本息等共计11.164亿元,而协鑫对超日的总体投入资金将有30亿元之多。
点评:中国资本市场首单公司债兑付危机正式解除,债权人挽回了部分损失,被套牢的股民们也有了翻身的机会。协鑫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巨头,更是打通了全产业链,坐拥A股和H股两大融资平台。看似皆大欢喜的背后,只有这几年来一直在负面新闻风口浪尖上的超日原董事长倪开禄显得分外寂寥:“你去问别人吧,这个企业和我再无关系。”
2.顺风收购S.A.G
8月底,顺风光电以6500万欧元的现金收购了已申请破产的德国太阳能企业S.A.G.的所有资产。S.A.G.于1998年在德国成立,2012年度营业额为1.886亿欧元,息税前溢利890万欧元。该公司主要在欧洲提供太阳能发电项目工程、采购、建筑服务以及运营和监控服务,同时也经营太阳能发电,目前在欧洲经营116个总发电量为26.5兆瓦的光伏电站。S.A.G.旗下全资附属公司Meteocontrol在全球监控逾35000个总发电量超过8.8吉瓦的太阳能系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光伏电站监控服务供应商之一。
顺风光电表示,收购事项将提升其在太阳能项目开发、EPC(工程、采购及施工)、光伏电站监控及欧洲和美国地区的营运与维护业务实力,并将大大提升在欧盟及美国的市场地位。
点评:继出手无锡尚德之后,顺风光电的实际控制人郑建明——这位抄底房地产起家的资本大鳄,正在新能源产业玩得风生水起。除了顺风光电、无锡尚德、S.A.G.这些光伏企业,还涉及海水发电、城市集中供热和制冷、储能及电动车等领域。郑建明们已经来了,史玉柱们还会远吗?
3.汉能收购阿尔塔
8月13日,汉能控股集团宣布完成并购美国阿尔塔设备公司。通过本次并购,汉能拥有了转化率最高的薄膜太阳能技术——砷化镓(GaAs)高效柔性薄膜技术,进一步增强了汉能的技术领先优势。
汉能称,柔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化率比全球量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高8%,比多晶硅光伏产品高10%;相同面积下,其产生的效能可达普通柔性太阳能电池的2~3倍。阿尔塔单结电池片效率为28.8%,双结电池片效率为30.8%,这也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转换率最高的世界纪录。此次并购完成后,汉能有能力为任何移动、可携带及可穿戴设备提供高效、稳定的薄膜发电电力供应。
点评:到目前为止,汉能已经收购了四家海外光伏企业,覆盖了所有可见的薄膜技术路线,就连其公司名称也在今年年中加入了“薄膜”两字。我们真的希望,“汉能大了,雾霾就少了”这句震撼人心的、在央视黄金时段频频出现的广告语能早日成真,而不再被媒体以“炒作”和“忽悠”而诟病。
4.隆基收购乐叶
10月下旬,单晶硅棒、硅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商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拟以4610万元收购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85%股权。乐叶光伏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并联合浙江大学等多家高校,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先进技术。目前,乐叶光伏拥有4条组件生产线,产能超过200MW,已经进入工信部第一批光伏行业准入名单,并且获得了较为齐全的组件认证。财报显示,截至2014年8月底,乐叶光伏的净资产为3522.81万元,2013年、2014年1至8月间乐叶光伏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1.90亿元。隆基股份表示,收购乐叶光伏意在谋求建立强势品牌,加速高转换效率、高性价比的单晶硅组件在国内市场的推广应用。
点评:此次交易额虽然不大,却是单晶硅与多晶硅技术路线之争的重要一笔。目前国内市场以多晶硅产品为主,单晶硅产品往终端推广的渠道并不顺畅。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隆基股份由上游的硅片环节扩张至下游的组件环节,这是要甩开膀子自己上阵了。
5.蓝星收购REC
11月底,蓝星集团宣布,以6.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挪威REC太阳能,并打算在收购完成后将其与旗下的多晶硅制造企业挪威埃肯公司进行合并。而后者正是蓝星集团在2011年花费20亿美元购入的,这是当时中国企业在欧洲最大的一起工业收购案。
点评:这样的大手笔,是有钱任性吗?非也!这个价格其实低于人家的心理预期。只是太阳能光伏行业的重心已经从欧洲转向了亚洲,大势不可逆,与其苦苦支撑,不如乖乖到亚洲小伙伴们的碗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