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产业 » 光伏电站 » 最新新闻 > 正文

中海阳薛黎明:太阳能企业做强比做大更重要

来源:汇能资讯发布时间:2014-12-03 10:23:53
    中海阳这1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太阳能产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认真梳理和总结中海阳这10年的发展历程、经验、得失,对我们自身非常重要,相信对于行业也有一定的意义。

我们植根于这个产业,抓住了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历史性机遇,实现自身跨越性的发展。对于中海阳10年来取得的成就,应该说,在预期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我们当初的确认为,进入这个产业,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会有所收获,但作为一个最初仅仅只有100万注册资金的小微企业而言,我们也的确没想到10年后的今天,会成为一个资产规模数十亿、营收十亿多、在行业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型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现了超过千倍的增长。对于这一点,我本人和我的团队都是很自豪的。

记者:请您给我们梳理一下中海阳的10年发展历程。

薛黎明:我注意到你刚才提了“层面”这个词,可以以这个词来梳理中海阳的发展历程。10年前,我们处于什么层面?就是一个以做离网式太阳能路灯切入太阳能行业的新兵,资产规模、营收收入、利润都不大。之所以选择先做离网式太阳能路灯,是因为相对风险较小,准入门槛不高,对于一个新进入太阳能行业的企业而言,这是比较稳妥的一步。大约5年后,也就是2010年左右,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就是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的企业规模已经在数亿元左右,营收也超过亿元,而且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做离网式太阳能路灯了,而是进入大型光伏并网地面电站EPC领域,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光伏EPC领域小有名气,走在行业的前列。一年后,我们通过在金融市场融资,决定向光热领域进军,成立了成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生产基地,完成了一次新的产业布局。这个时候可以说,我们已经走出了“求生存”的阶段,进入了“谋发展”的新起点,开始有能力做一些自己认为应该做、企业发展必须做的前瞻性的事情。

那么到了今天,我们在太阳能领域,已经可以算在第二梯队站稳了脚跟,不再是跟随者,而是通过10年的积累和近5年的布局,在一些新的领域,通过超前谋划、科技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某个领域的引领者,具体来说,就是在光热领域,以及在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联合循环领域,我们都开始有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了。这是当前我们所处的层面,可以用“赢未来”三个字来形容。

所以要系统梳理我们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前五年在扎扎实实打基础,后五年通过分析判断发展形势和未来趋势,进行新兴板块布局,现在开始在新兴领域大展拳脚,在太阳能领域赢得更广阔、更长远的未来。

记者:这五年来,我也是见证了中海阳一步步发展壮大,那在您看来,推动中海阳走到今天这个层面,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薛黎明:这个问题,其实近年以来我也一直在思考,答案我认为可以归结于六个字,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哪个因素都缺不了。这其中,首先是天时,没有中国太阳能这十年的大发展,就没有今天的中海阳。10年前,我们选择了太阳能行业,为什么?就是因为那时中国新能源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了,我们当时就判断,太阳能发展的春天要来了,我们不能错过。太阳能产业发展到今天,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就超过了核电,这验证了我们当初的判断。乘着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的春风,我们抓住了机遇,享受了政策红利,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所以产业发展的宏观大环境是第一位的。

地利方面,和天时其实也是一脉相承的,就是我们身处在急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的中国,这个市场容量足够大,发展空间足够广——大到既可以容纳许多大型企业在里面攻城略地,也能留给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其中积攒力量,谋求生存、发展;广到你可以去做多晶硅,也可以做组件,还可以去做光伏EPC,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和长远的眼光,你也可以另辟蹊径,去做光热。总之,在中国这个太阳能发展的沃土上,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的。

至于人和,具体到一个企业,又更为重要了。没有一个好的团队,再好的机遇,再大的市场,你抓不住、做不好,又何谈生存和发展呢?我们中海阳从弱小到现在壮大,当然还不能说强大,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有一个非常团结、忠诚、能干的团队,而且这个团队中的核心成员还保持了相当大的稳定性。10年来,我们团队中的中高管流动性非常低,90%以上是稳定的。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原因,比如说大家对太阳能产业的热爱和看好,比如说对辛辛苦苦创下的中海阳事业的呵护和不舍,但更重要的是对中海阳文化理念的认同。中海阳从成立到现在,一直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这些年我们提出了自己十二字的历史使命:实现自我、惠泽社会、造福子孙;凝练出了管理者训以及修心颂等文化成果。中海阳的广大员工,尤其是管理团队,随着对这些文化理念的认知程度越来越深,慢慢就会形成一种信念甚至是信仰上的认同,这是完全超越物质之上的,从而最终形成推动中海阳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人力支撑和保障。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中海阳3家控股公司股权拍卖接连流拍

中海阳3家控股公司股权拍卖接连流拍

光伏、光热电站开发并重的中海阳集团近期在阿里淘宝拍卖平台先后拍卖了三家控股公司股权,分别为大田海诚新能源有限公司20%股权,北京桑纳斯太阳能电池有限公司100%股权,伽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39%股权,在4月14日

中海阳光伏拍卖光伏企业现状
2020-04-17
气势磅礴碧千里!甘肃加快建设"风光"强省 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5490万千瓦

气势磅礴碧千里!甘肃加快建设"风光"强省 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5490万千瓦

据了解,阿克塞县汇东新能源项目是国内首批“光热+光伏”试点项目,由中国能建华东电力设计院自主开发,总装机容量750兆瓦,包括110兆瓦光热发电和6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达1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5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7万吨。

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大型风光电基地
2024-02-06
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考察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发电项目

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考察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发电项目

7月19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易炼红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在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等领导陪同下考察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发电项目。可胜技术董事长金建祥、青海中控总经理刘文闯等陪同参观交流。 作为浙青产业协作的标志性项目,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项目是浙江对口支援青海项目中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该项目投运以来,运行表现屡次打破行业纪录,2022年度累计实际发电量1.464亿kWh,发电量达到年度设计发电量的100.26%,是全国首个达到设

光热发电新能源清洁能源
2023-07-24
华能乌拉特后旗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3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成功签约

华能乌拉特后旗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3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成功签约

据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网消息,9月22日,巴彦淖尔市举行第三季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其中,乌拉特后旗成功签约了华能乌拉特后旗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3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该项目签约金额占到全市签约总金额62.7%,旗政府副旗长李青来参加会议并现场进行签约。

光热发电风光热储一体化
2022-09-29
11个月发电量超设计年发电量 ——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再创纪录

11个月发电量超设计年发电量 ——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再创纪录

2022年7月5日19:18,从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现场传来消息,当日电站发电量已达75.52万kWh(截至发稿时,电站仍在满负荷运行),自2021年8月5日汽轮机完成整改后至今的11个月里,电站累计实际发电量达到1.46亿kWh,提前一个月超过年度设计发电量(1.46亿kWh),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首个年度实际发电量完全达到并超过年设计发电量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

光热电站光热发电
2022-07-06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中海阳薛黎明:太阳能企业做强比做大更重要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