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健品、游戏、投资之后,“巨人”史玉柱将目光转向了另外一个战场:太阳能光伏。为此,他专门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并把它命名为“绿巨人”——“绿巨人”因同名好莱坞大片而被中国民众所熟识。
过去半年,绿巨人能源有限公司(下称“绿巨人”)到处招兵买马,职位从前台接待到总经理助理不等,而那些拥有数年光伏从业经历的人则更是备受欢迎。
在完成了人员招聘之后,初期“绿巨人”搭建了一个40~50人的团队,并立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收购建设光伏电站所需要的“路条”。“绿巨人”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初期设定的是500兆瓦的目标。“目前‘绿巨人’手上有的光伏路条项目应该在200兆瓦左右。”熟悉“绿巨人”的人士说,“但后来由于能源局的三个文件,导致它放缓了脚步。”
上述人士所说的三个文件是指《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新建电源项目投资开发秩序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规范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秩序》。
这三个文件的下发打击了光伏市场的路条买卖,绿巨人也由此蒙受了一些损失,一些路条由于未在省级发改委备案而无法建设,公司当初招聘的员工有半数以上的人员离职。
不过,从11月初开始,绿巨人调整了自己的战略,从初期收购为主调整到以自主开发为主,明显放慢了脚步。
进入
对于李强(化名)来说,能够进入到“绿巨人”工作,感觉还挺有意思。李强之前在上海另一家光伏企业工作了4、5年。今年年中,在看到了绿巨人的招聘广告之后,决定试一试。“你不觉得绿巨人这个名字还蛮有意思嘛?更重要的是,它可是史玉柱的公司,我一直很崇拜他。”李强说。
像李强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尽管不少人对这个初创公司的未来战略不是太清楚,但他们相信史玉柱。也正因如此,绿巨人在招兵买马方面显得更具吸引力。
在一个专业招聘网站上,绿巨人挂出来的招聘职位多达21个,招聘人数更是在30~40人。一位绿巨人的中层人士透露,目前绿巨人的团队人数近100人。
绿巨人的全称是绿巨人能源有限公司。资料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2亿美元,总部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700号的巨人网络大厦。
该公司是史玉柱的香港绿巨人能源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将主要从事光伏电站及电力资产开发、并购、建设、运营维护、投资管理等主营业务,通过并购和建设一批光伏电站资产为基础,建立全球范围的融资体系,并扩大资产规模,从而力争成为一家可再生能源的大型供应商。
成立初期,绿巨人定了一个500兆瓦的目标。上述熟悉绿巨人的人士称,为此,史玉柱拿出了40亿元用于开发光伏电站。
彼时,整个光伏行业内“路条”倒卖成风,不仅是大型民营企业,部分央企、国企也参与其中,而一些私人从业者和小企业更是利用各种关系从全国各地市、县发改委拿到一纸批文,然后再倒卖给大企业。
一家大型光伏企业内蒙古分公司负责人称,在内蒙,路条基本上都被私人给拿走了,大企业反而没有拿到多少。据他介绍,2014年,内蒙古有500兆瓦的光伏地面电站建设指标,另外还有50兆瓦的分布式电站建设指标。
所谓“路条”指发改委同意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批文,一般形式是由发改委部门下发的《关于同意XX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
在光伏行业中,仅拿到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文件被叫做“小路条”,文件名称一般为《关于XX公司开展XX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的复函》。
在该文件中确定了项目的场址等信息,该文件在下发之日起一年内有效,并需尽快办理土地使用、环境保护、矿产压覆以及电网接入等前期工作。
获得了《XX发改委关于XX项目核准的批复》的光伏电站项目被认为是拿到了“大路条”。航禹太阳能董事长丁文磊说,前后需要找六七个部门,并且是县区级、市级、省级逐一批复。
由于“路条”买卖市场充分自由,这也让绿巨人看到了机会。相比其他的光伏企业,绿巨人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因此,绿巨人寄望于通过“路条”买卖的方式迅速做大。
今年6月份,在初步完成了招标买马之后,李强和他的新同事们立刻开始了工作,他们经常出差,到各地去收购路条。“我们会从行业里打听,知道谁手中有路条要出售的话,就会去洽谈。当然,也会从一些大公司手中收购。”李强说。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绿巨人正从比亚迪手中收购后者在陕西商洛的项目。比亚迪曾“半路出家”豪赌光伏,与商洛市签署了《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建设合作合同》。但该项目最终在两年前因市场不景气而停产。
不过,至于绿巨人收购比亚迪商洛项目的哪部分资产尚不可知。绿巨人方面也没有给予答复。
绿巨人收购路条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并且只做地面电站,不做分布式。因为在这些地方,光照条件更好,电站的发电效率也更高,未来收益更加稳定。
由于资金充沛,绿巨人收购“路条”的工作进展迅速。上述熟悉绿巨人的人士透露,短时间内就手握了200兆瓦规模的电站项目。
对于这一点,得到了上述绿巨人中层人士的印证。该人士说,这是公司的战略,前期以收购为主。“公司刚成立,先练练手。”
收缩
但让绿巨人没有想到的是,光伏市场“路条”倒卖成风已经引起了能源局的注意。在能源局看来,“路条”倒卖严重影响到了光伏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此期间,“天价路条”不断涌现。例如,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一个300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被光伏巨头天合光能夺得。该项目仅路条的成本就已经达到了每瓦0.9元,而行业内普遍在0.3~0.5元之间。
为此,10月份,能源局连发三文,“路条”倒卖现象由此受到严重打击。
能源局先是在10月9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禁止买卖项目备案文件及相关权益。
三天后,再次下发《关于开展新建电源项目投资开发秩序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将对2013年7月~2014年9月的各省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的备案、核准、开发作监管,并对新建电源项目投资开发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将处理。
10月28日,能源局下发《规范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秩序》,专门针对光伏行业投机行为,明确指出“对不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光伏电站资源配置和违规收费行为以及企业的投机行为要及时制止纠正”。
此外,还明确提出要加强光伏电站项目备案管理,对更换投资主体后重新备案和变更备案的项目,要严格审核把关,确认不存在将备案文件有偿转让的问题。
“这三个文件下来之后,意味着之前那种单纯的路条倒卖方式行不通,路条买卖开始被市场冷落。但反过来,这也促进了光伏行业的理性发展。”丁文磊说。
接近能源局的人士称,“路条倒卖”想杜绝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让它不那么猖獗。毕竟这个行为拉高了企业建设电站的成本。
在三个文件下发之后,绿巨人也受到了一些冲击。该公司手中拿到的一些路条并非全部是“大路条”,部分路条由于可能没有在省级发改委备案而砸在手中。
但至于有多少“路条”项目损失,目前尚不可知。绿巨人内部人士也不愿透露这方面的信息。
由于“路条”买卖的路被堵死,绿巨人也不得不放慢了脚步,并改变了战略。“那时候你会发现,出差没有像以前那么多了。”李强说。
与此同时,李强开始发现身边的一些同事开始离职了。由于不再需要那么多跑路条的人,之前招聘而来的不少人离开了公司。
上述熟悉绿巨人的人士称,离职率可能超过一半。对于这个说法,绿巨人的中层人士称,员工离职,有一部分是被淘汰出去的。“跑‘路条’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要想长久发展还是得靠稳扎稳打。公司做出调整是迟早的事。”李强说。
今年11月初,绿巨人对之前的战略做出了调整,将之前以收购为主的战略调整为自主开发为主。
上述绿巨人中层人士称,事实上,能源局三个文件下来对公司是好事,这样自己去跑“路条”的话成本会更低。
在经过战略调整后,绿巨人对电站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电站的质量和收益,而不像之前那样四处收购。
绿巨人能否成为史玉柱另一个成功的投资领域尚不可知。但该公司这样由激进到谨慎、由收购到收缩的战略调整,均发生在过去的6个月时间里。
对于未来,“今年的工作年已经过去了,明年再来。”上述中层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