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倒逼下的新机遇
在经济与金融风险相互传递以及新风险和旧风险交织影响下,转型期金融风险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给中国经济形成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以“倒逼”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
房地产金融风险“倒逼”金融机构调整资产配置,形成更趋合理的资金投向结构。目前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和其他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贷款总额占各项贷款比重接近40%,少数银行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更高。随着房地产金融风险逐步显现,金融机构开始主动调整房地产贷款额度,改善资产配置结构。这必将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应对未来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抵御能力。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倒逼”政企分开,赋予市场更公平、更自由的游戏规则。为绕过发债制度的限制,地方政府往往依靠更隐蔽的举债方式,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和融资平台、金融机构之间关系复杂,较大地影响了市场对金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随着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暴露,政策层面开始着手明确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金融机构也加快调整与政府融资平台的业务往来,有利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塑造公平、自由市场游戏规则。
产能过剩金融风险“倒逼”金融机构调整行业信贷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截至2013年末,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常用有色金属冶炼、船舶五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贷款余额为1.65万亿元,较2013年年初减少555.43亿元,降幅为3.26%。这部分退出的资金为当前产能明显不足的高科技、新能源等产业获得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影子银行金融风险“倒逼”金融监管改革,为金融稳定提供有效保障。影子银行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金融创新在客观上的确有效提高了金融效率,发挥着类似于商业银行的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等基本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体经济迫切的投融资需求。因此,影子银行带来的金融风险并非意味着我们需要关闭影子银行,而是为进一步规范影子银行、发挥影子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重要补充角色创造的重要机遇。
流动性错配的结构性风险“倒逼”资金流向企业,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去年6月份的特殊格局,表面上是金融机构资金阶段性紧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思路发生较大转变的结果,实质上是对存量资金盘活不足、流动性错配、货币“空转”造成的。为避免再陷入类似的风险,金融机构今年以来已开始加快调整资金配置,采取措施盘活存量资金,此举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良性发展。(作者系经济学博士,供职于工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原标题:风险倒逼下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