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瓶颈
不过,这些
光伏企业在尝试电商渠道的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着规模瓶颈的问题。在张含冰看来,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做电商量很难上去。
2013年,阿特斯全年实现净收入16.544亿美元,毛利润为2.756亿美元。据张含冰介绍,阿特斯在日本市场也在尝试着通过电商的渠道来出售自己的产品。但她坦言,通过电商走的量比较少。“可能会有1%的专业人士会自己去买,因为他们懂安装。”
根据英利当初的计划,2014年6月,该公司的全球网络采购平台将正式搭建完成。
英利的目标是,到2016年,该平台的规模达到2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0亿元人民币。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曾告诉经济观察报,未来这个全球网络采购平台的收入规模将会超过主业(光伏产品制造)。
但英利相关负责人称,全球网络采购平台比预计达到的规模要小。这还需要有一个培育的过程。而在京东、苏宁等
电商平台上,
晶科能源的户用系统购买者也寥寥。
晶科能源内部人士称,未来公司在电商领域的战略是线上渠道会继续深耕,会加快线上渠道的铺设。
在张含冰看来,除非中国光伏市场户用系统比较发达之后,有了一大批会安装的工人,要不然光伏产品电商化更多的是个概念。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则认为,光伏还没有走入商用、民用,当光伏发电系统还不能像家用电器一样地贩售和安装,这个市场都还没算真正打开。
“当这个市场真正打开的时候,8GW,甚至16GW都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钱晶称,“当光伏发电系统成为普通家电,快消品了,它的销售渠道就会完全不同,但目前仍需要一个市场培育和教育过程。”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